第254部分(第2/4 頁)
坦言相告。
“你,你剛才說什麼?你答應放我的弟兄們回黑雲寨?”齊老三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盯著李括。
“不錯,當然,如果你們中有人想從軍或者回鄉種田,我也會全力支援。若有人想回鄉,我可以幫助你們在唐州一帶入籍。若是有人想從軍,只要你們的實力達到了我李某人的標準,我一樣願意和你們成為袍澤。”
ps:這個情節想了好久啊,嗯,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了。
第十八章 鼓刀(八)
賊何以為賊?
這是一個一直都讓李括困『惑』不已的問題,直到今天他才徹底清曉。
天下本沒有賊,是人被『逼』的走投無路這才去落草做了賊。
而做賊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貧苦百姓出身,有著極為相似的悲苦經歷。不論是江槌兒、刀疤臉、黑麵閻君還是齊老三,都是這樣一種人。
賊,都是被『逼』出來的。
假如天下皆是河清海晏,夜不閉戶,又怎麼會有人去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吃這口飯?但凡這日子還有一個盼頭,哪怕只是一絲一毫,他們也不會去做這個營生!
問題歸根結底處在朝廷自己的身上!
其實自從武后朝以來,這個問題便初『露』端倪,這便是土地矛盾。
昔日國朝定鼎之時,從前隋繼承了大部分的無主荒地,而初唐時的人口只有隋朝盛時的十分之一。所以高祖頒佈的均田制可以很好的施行,得以家家有田分,家家有地種。
及到百年之後,歷經盛世後大唐的人口劇增,田畝漸漸不夠分了。若只是這般百姓們倒也好應付,畢竟大夥兒即便田畝分的少些,倒也是公平的。
要怪只能怪人心的貪念。
歷經百年,豪門大族、國公王卿自然不再滿足於數目可憐的田產,這便趨使他們從百姓手中大量購置田畝。長此以往,尋常百姓自己手中的田畝越來越少,而公卿世家手中的田產越來越多,總有一天會達到失衡的地步。當百姓無地可種時靠什麼過活?怕只有落草為寇了吧?
而在平時這種危害還不明顯,畢竟大唐還在盛世,草寇馬賊不可能名目張膽的行盜竊劫掠之事。但若到了『亂』時呢?
安祿山的起兵造反,叛軍的揮師南下造成的影響絕不僅僅在它本身。無數的的流寇馬賊會覺得時機已到,會在此時紛紛佔山為王。他們會像黑雲寨的諸賊一般打著叛軍的名號劫掠糧草,急速的擴充自己的勢力。
人的慾望都是無止無盡的,或許這些賊人落草之時只想過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但若是他們的實力增長到一定程度,怕就有一些別的想法了吧?
稱王稱霸,這或許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只是迫於形勢人們習慣的將它隱藏壓抑了。只是隱藏壓抑並不代表不存在,它就像火摺子中那忽明忽暗的火種,隨時可能復燃。
而它一旦復燃,便是燃原野火,禍害無窮。
退一步講,便是那些草寇沒有稱王稱霸的念頭,能保證大當家、二當家甚至三當家沒有嗎?
只要有一個頭目心生了這樣的想法,這些草寇便會趨之若鶩的跟著那些頭目打江山。
這或許便是隋末時剿匪越剿越多的深層原因吧。
如今的大唐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可能,但好在還沒有到隋末時那種失控的地步。李括需要及時的掐住這個苗頭,不讓其復燃!
“此言當真?”齊老三直勾勾的盯著李括,彷彿他稍一移神對方就會反悔一般。
“當真!”李括微微一笑,燦然如同明媚的日光。
“想回黑雲寨的弟兄我絕不會阻攔,想重新種田為生的弟兄我會在唐州給你們分配二十畝的上田。至於從軍的弟兄們,只要你們能夠透過我的選拔,絕對和普通士卒一個待遇。”
李括的回答擲地有聲,絲毫不容質疑。
齊老三呆呆的望著李括,良久他咬了口指頭以確認自己不是在做夢。被李括俘虜後,他曾想過千百種結果唯獨沒有想到最終會是這樣一種結局。
就連一眾銅武營心腹,都對李括的做法不能理解。自家都督的『性』子仁厚這是大夥兒都知道的,但他老人家可從來沒有對叛賊仁厚過啊,依是這般,可著實讓人心驚。
李括微笑著望著眾馬賊,等待著他們做出選擇。
沒有人生下來就想為賊,有些馬賊的心靈甚至比一些兩家子弟更為純潔。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這是李括一直的看法,只要堅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