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3/4 頁)
裡,在距離俱戰提不遠處的一座山坳中,擒獲石國正王特勒,歸附軍中覆命。
接到噩耗的突騎施黃姓可汗移拔親率兩萬騎兵來營救特勒。雖然突騎施的人數遠遠多於唐軍,無奈他們早已在不斷的內耗中喪失了原先勇猛的戰力,只幾個照面便被唐軍大破。
突騎施移拔可汗救人不成,反倒把自己搭了進去。高仙芝知移拔不臣之心久矣,正愁沒有機會重奪碎葉,沒想到這廝竟然送上門來!
兩戰唐軍僅陣亡五百一十三人,傷八百餘人,斬敵兵三千七百一十三人,俘虜七千餘眾。
這是一場大勝,一場宣告安西唐軍重新收復河中的大勝!
自高宗朝之後,大唐的疆域輿圖中又出現了河中諸胡等附屬國!
他高仙芝將被封為郡王,與哥舒翰、安祿山其名!
此功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高仙芝自是大喜,在扶持副王俱車鼻師為石國主君後,親率大軍回至安西。
一時河中諸胡震動,一些搖擺不定的國主紛紛表示將效忠於大唐。擒賊先擒王,高仙芝這次的長途奔襲取得了極大的戰略意義。
回到安西龜茲休整後不久,高仙芝便替荔非元禮、李嗣業等人寫好了請功的奏報。但在決定回長安述職請功所攜帶的人選上,高仙芝一時猶豫不決。照理說,擒獲石國正王特勒的是李括,理應由他隨扈自己回長安述職請功。但若論資歷,李嗣業卻遠高於此子。即便是官職稍低的白元光、荔非元禮等人都算是安西唐軍的老油子,為了一個李括得罪了整個安西唐軍的中堅實在有些不值。
朝廷對於回京述職的人數限額在五百人,邊將限額三人。因此,除去自己,高仙芝所能攜帶的心腹干將只能有兩人。最後,高仙芝還是決定與名聲更加響亮的李嗣業一同進京,以安撫平復安西唐軍中的暗湧波濤。
天寶九年十一月,五百人的護衛隊正式從龜茲城啟程,向長安開赴。
李括本竭力向高仙芝爭取,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回長安與孃親和阿甜、麗娘等人相見。無奈高仙芝最後還是為了更為實際的利益捨棄了自己。
少年當然有些失望,但事已至此,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作為一個軍人,李括當然不會置疏勒城的安危於不顧,稍稍慨嘆一番後,便率眾將奔赴疏勒,鎮守邊疆。
疏勒都督府內,李括遙遙望著東方,長長一嘆。
“又是一個晚秋了,我突然很想念長安的槐花。”
見李括朝東憑欄遠望,倪欣挪到身側將一件玄青色的袍子罩到了李括的身上。
“天氣寒了,身子要緊,別落了涼。”
不知從何時起,倪欣竟然會關心人了,這讓李括有著些許的不適應。
“知道嗎,在長安城,一到十月,整個朱雀大街上都會飄滿槐花的香味,我最愛吃李福記餅鋪的槐花酥餅。那時少不更事,竟是覺得人生若此無憾矣,現在想來,太是幼稚了。”
李括長嘆一聲,兀自搖頭苦笑。
自己若是沒有去隴右從軍,若是沒有遠赴安西,怕現在也在長安呼吸著那酥軟纏綿的氣息吧?
那是一種極為美妙的氣息,其中有槐花的清甜,有羊羹的鮮美,當然還有伊人那懾人魂魄的體香。
“死小七,快起床啦,本姑娘做了你最愛吃的煎蛋!”
阿甜空靈的笑聲又在自己的耳畔響起,是啊,這份情,如何放得下,叫他如何放的下?
情之所至,一往而無悔,家是什麼味道,如今的他還知道嗎?
注1:石國當時是雙王制,正王是特勒,親大食。副王一脈是俱車鼻師,曾被唐廷封為順義王。
注2:李嗣業,中唐名將,擅使陌刀,曾參與安史之亂平復。
♂……第一……♂
第二章 槐香(二)第二更
最令李括感到驚訝的是;從廄長安遠道而來的欽差大臣薛播並沒有選擇和高仙芝一同返京;而是決定留在疏勒;與自己同吃同住。
照常理說;這些世家公子從小養尊處優;該是吃不了邊塞之苦。將皇帝陛下的旨意傳遞給高仙芝後;薛播理當儘早脫離安西這塊“不毛之地”。可是他卻完全沒有表現出一絲厭惡;反而主動降低身位;和疏勒軍的將士一齊吃諄談。
便拿自己生擒石國國主特勤一事來說;薛播表現出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兩軍對壘時;這位出身京兆薛家的名門之後;非但沒有作壁上觀;反而領著數十名隨扈侍衛;衝進石國騎兵陣中一番砍殺。一番激戰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