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人看來,陳彥媳婦做的和陳彥做的有什麼區別,女子依附於丈夫麼。
如果不是皇帝曉得粉黛並不是陳家操刀的產業,恐怕也就這麼給混過去了。不過正好皇帝知道,且對林若青還有印象,這便有些好奇起來了。
之前他就覺得林若青是個能人,現在更加覺得她不錯。只可惜一時之間沒有什麼能夠了解她的辦法,皇帝想來想去還是讓人去找了前任杭城知府過來問話。
前任杭城知府曉得的東西卻也不多,畢竟他走的時候織布廠都還沒有做這麼大呢。
還是皇帝身邊的重寵妃,知府夫人的妹妹給皇帝道;“家姐和那林氏倒是有些交情,興許知道一些的。”
皇帝對此正感興趣,自然想要知道,只不過自己也不好去和女人問這些,便讓寵妃去見見自己姐姐,順便說說這事兒。
寵妃便趕在過年前還有了一趟省親的機會。
不過這省親的目的性明確,寵妃一開口就是要見她姐姐。
知府夫人見了她也高興,不過卻不曉得這突然要見自己是什麼事情。
寵妃笑著說:“陛下看了今年杭城那邊的賬目,覺得林氏那邊好,想知道她那邊是個什麼情況,姐姐你曉得不曉得?”
知府夫人一聽是這個,心裡就舒坦了,這個她自然是曉得的。
“那林氏,說起來祖輩也是京城人,不過上頭的輩分說起來我也有些掰扯不清楚,只是她母親,當年可也是一等一的美人,若不是嫁到了杭城,興許要要來京的。
不過這不是要緊的。那林氏啊,今年過了年也才二十出頭罷了,她嫁進陳家以後,先是開了粉黛,稍稍做出一些名堂以後,又創了黛色,說起來是一個鋪子,可其實是兩個,跟著聽說是與她的丈夫一起去邊關走了一趟,而後便回到杭城建立了織布廠,這些都是生意上的事兒。
不是生意上的事兒也多呢,林氏還在杭城外頭辦了一個庵堂,專門收容教養那些無家可歸的女娃和棄嬰,我回來京城以後還有所耳聞,聽說不僅給人吃飽穿暖,還讓人讀書。
若說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奇的想來你應該也曉得,林氏那邊不僅僅用男工少,織布廠和粉黛黛色裡頭用的都是女工多,以前吧,咱們這都講究一個女子主內。
女子拋頭露面都是要被笑話的,我本來也是這麼想的,出去拋頭露面那都是鄉下地方的女子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可現在看見這樣,也覺得是自己有些迂腐了。
我自己是沒有什麼好說的,可那林氏實實在在是個妙人兒,你相處過便會曉得了,要說我能夠做成這麼多事情的,氣概豈又會比不過男兒?”
這些話寵妃回到宮裡以後,一五一十都和皇帝說了。
寵妃善於察言觀色,從皇帝第一次提及林若青時候的態度就已經笑得皇帝對林氏這樣的人並不反感不說,還心存讚賞,因此更加知道回來以後這話要往哪個角度說了。
“聽家姐說完,我都覺得那林氏是個十足的妙人兒了,要是什麼時候能夠見上一面是最好的了。”
皇帝聽了寵妃前面的敘述,也覺得自己開啟了一個新思路。
宋國現在經濟繁榮,蒸蒸日上,可是也並非沒有現實問題存在的。宋國幅員適中,但人口卻與幅員無法匹配。這是前十幾年裡打仗太多造成的後遺症,即便是經濟跟上了,人口也一下難以跟上。
林氏那邊的例子卻告訴皇帝,當權者完全可以不把目光僅僅侷限於男性勞動力上,女子為何不能用?
新帝的思想一直是十分開放的,要不然也不會一上任就開放通商,且放寬了對商業的諸多限制。即便是這些政策一開始都在朝廷之中引起了大臣們的熱烈討論,不過最後實際成果擺在眾人眼前,這事兒的確是有成果也有效果的。
宋國的經濟在幾年之內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就是最好的證據,一下就將一開始反對派的嘴巴給堵了上去。
因此皇帝立刻也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在第二天的早朝上面和眾位臣子提了出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果說開放商業只是一個經年累月的歧視問題,慢慢可以扭轉過來,也不傷及家庭根本。可這讓女子也能出門做工,甚至鼓勵女子出門做工的事情,就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了。
女子天生要柔順,女子天生要服從,女子是應該維護著家庭,維護著丈夫,並且以之為天的。若是鼓勵了女子出門做工,那不就是將這個概念給完全推翻了?
那宋國的立國之本在哪裡?
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