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她說:“白天在災民堆兒裡走動,偶然聽見的。從驛站回去就吊死了,是不是你的手筆?”
他睜開眼,牽了一下唇角,“怎見得是我?她男人犯了事,問罪殺頭都有了,她自覺沒了生路,殉節也未可知。”抬手在她頰上捏了一下,“我在你眼裡就那麼壞麼?但凡死了人,必定和我相干?你說相信我,不過嘴上敷衍,我都知道。”
婉婉噎了一下,當時頭一件想到的,的確是沙夫人遭了他的黑手。現在再一盤算,這個懷疑來得沒道理,不能因為人家示了一回好,就把人殺了吧!
她縮縮脖兒道歉,“我失言了。”
他微笑,和她靠得更緊密一些,“不過你的話沒說錯,我愛誰,就對誰掏心挖肺。不管外頭怎麼折騰,在你跟前只是尋常丈夫。”
他氣息融融地,心頭火熱,不知花了多大的力道才剋制住自己。一個被窩裡躺著,全拿來閒聊,實在可惜了的,但又不敢莽撞,頭一次應當找個美麗的地方,要有花有月,絕不是在這簡陋的驛站裡。
只是難耐,連吻她都不敢,怕一點火星子就把人點燃了。她似乎根本不懂他的痛苦,至多有些害羞罷了,僵直躺著不太舒服,一條腿往前一伸,嵌進了他心窩裡。
他震動了下,蹙起濃眉,“別亂動,仔細出事了。”
她被他夾住了,不好動彈,覷了他一眼,他鬢角有汗,表情不耐。她識相地歸置好手腳,後來就不說話了,只聽見他的氣息在她頭頂咻咻,她慢慢睡著了,他也追進了她夢裡。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會隨時間推移不斷加深,他在她心裡,慢慢變成一個神通廣大的角色,即便懷寧的糧倉被碩鼠運完了,他在很短的時間內也可以重新使之運轉起來。老百姓吃了兩頓飽飯,民心也逐漸安定了,見他經過跪地磕頭,“王爺,您是活菩薩”……百姓只認那個讓他們不捱餓的人。
他把一切佈置好,就帶她返回南京,來的時候走陸路,回去改走了水路。
一葉輕舟在山水間搖曳,婉婉有時候去找他,他點著一爐香,閒適地坐在窗下看書。見了她招招手,她在他對面跽坐下來,他把香案挪開,然後拍拍身側的位置,請她坐過去,以便耳鬢廝磨。
婉婉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漂泊無主,哥哥雖然親厚,但他們有他們要忙碌的事,她想見他們,不是隨時能見著。比如大哥哥得病那陣子,太后不許後宮女眷去探望他,所以直到他駕崩,她也沒趕上見他最後一面。
婚後才知道,這世上只有丈夫會圍著你轉。她慣常寂寞,現在有了他,似乎日子逐漸變得有滋有味起來了。
她跟他回了藩王府,以後那座長公主府大概就得空關著了。馬車進了坊院,隱約聽見吵嚷聲,打簾看,家裡大大小小都在門前候著呢。瀾舟和瀾亭上來打千兒,“阿瑪和額涅一路辛苦。”
他攙她下車,瀾舟很快扶住了另一隻胳膊,揚著燦爛的笑臉道:“額涅上懷寧,兒子是其後才得著訊息的,要是早說,兒子一定隨侍,伺候額涅左右。”
良時對他的殷勤感到彆扭,“看來你的課業還不夠繁重啊。”
瀾舟臉上黯淡下來,婉婉覺得他阿瑪不近人情,忙安撫道:“就是怕打攪你,才不讓告訴你的。那頭鬧饑荒呢,人又多,又不乾淨,你到了那裡怕不好。”
他才有了笑模樣,“兒子知道額涅為兒子著想……先前聽說災糧全被人侵吞了?那個沒王法的,真坑苦了百姓!”一面扶她進門,一面道,“額涅,兒子已經讀到《禮記儒行》了。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回頭我背給額涅聽。”
良時面色不霽,這是什麼兒子?他一出現就佔據婉婉的全部視線,自己竟又變得可有可無起來了。只是目前不好發作,看著那小子額涅長額涅短的,和他這個阿瑪除了那一聲請安,就再也沒有任何交流了。
太妃上寺裡進香去了,不知道他們今天回來,他無事可做,被冷落在一旁。視線一掃,掃見了瀾亭。
“亭哥兒,你的課業如何了?《孫子兵法》的謀攻篇,背全了沒有?”
瀾亭像海子裡的鹿,愕了半天,眨巴著眼睛冥思苦想。前面背得還算順溜,到了用兵之法,就開始胡背一氣。
“五則倍之,倍則攻之……”
他阿瑪狠狠呸了一聲,“是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你這個糊塗蟲,這麼長時候了,這句死活背不出來,你是幹什麼吃的!”
婉婉見他罵孩子,自己也有點怕,瑟縮地看看瀾舟,“你給亭哥兒說句好話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