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頁)
楚恪寧笑著道:“母后您是婆婆,自然說得兒媳婦,怎麼說都可以的。”輕輕咳嗽了一聲,這才道:“兒媳婦舉行這個祭祀大典,其實是禮部和太常寺官員的建議……您先彆著急,聽兒媳婦仔細稟報。”
一聽說是官員建議,皇太后馬上就急了,因此楚恪寧才忙道。
見皇太后果然不說話了,等著聽她的解釋,楚恪寧繼續道:“今年是皇上登基的頭一年,今年的年號依然是先皇的年號,明年開始,才是皇上的年號了,這也是歷朝歷代的演算法,也就是說,從正旦日開始,便進入了新朝。因為這個,正旦日的祭祀大典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舉行,對天地祖宗不敬,對新朝來說也不吉利,對皇上來說是個短處,若是有人藉著這個指摘皇上,即便是過去十年二十年,但對皇上也有很大的影響。”
就這樣一句,已經將皇太后的眼睛盯著的女人配不配的問題,提升到了對朝廷,對皇上今後執政坐穩江山有利無利的高度。
果然,皇太后一下臉色就有些深思。
楚恪寧說著看向了皇太后:“母后,如今咱們已經不是以前了,眼界也不能太過不寬,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於國,於朝的作用。而不是還和以前一樣,想著身為女人做這件事合適不合適,這樣真的是有些狹隘的。”
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看皇太后沒生氣,這才繼續道:“母后才來的那天,不是詢問皇上為什麼出征?為什麼是兒媳婦輔政嗎?兒媳婦先回答您這兩個問題。”
“皇上親征,並非兒媳婦唆使,皇上是兒媳婦的丈夫,兒媳婦身懷有孕,當然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在自己身邊,怎麼可能慫恿皇上親征?如果您能靜下心想想,就應該能想明白。”
說到這裡停了一會兒。
本來就是,皇太后也不知道是積攢了多少的不滿,因此連皇上親征是楚恪寧唆使這種想想都不可能的事情也懷疑,雖然她沒有說出來,但頭一天的質問,很明顯就是這個意思。
楚恪寧繼續道:“兒媳婦一直就是個後宅婦人,總不成在皇上登基的時候,兒媳婦倒有了輔政爭位的想法?不然,為什麼會慫恿自己的丈夫去打仗?”
楚恪寧說著搖頭,看著皇太后:“這樣的說法何其荒謬。母后您怎麼能相信?”
皇太后嘴唇動了動,又忍住了,沒說話只是慢慢點了點頭。
這說明她認可了這件事上,楚恪寧的解釋。
楚恪寧便繼續道:“皇上提出來讓兒媳婦輔政的話之時,兒媳婦也很驚訝,也是說我不過一介婦人,沒什麼見識,更不懂朝政,怎麼能輔政?只皇上的一句話便讓我改變了想法。皇上說,他才登基,前兩位先皇都短命,六部九卿官員都不齊,朝局不穩,這個時候他必須找相信的人幫他看著這個皇位。”
楚恪寧說著歇了歇,繼續道:“正是因為皇上這句話,才讓兒媳改變了主意。皇上能信任的人不多,且大多數都是侯爵,侯爵們牽扯的多,即便是信任某一位,但只怕牽扯的人中有什麼想法的……關乎皇位,自然是需要非常的謹慎。母后您應該能理解?那個時候皇上才登基,而朝局真的不穩定,先皇登基的時候提拔了一批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臣子們,那些人個個都滿腔的壯志,他們的壯志甚至能讓他們在先皇病重之時丟棄先皇,另謀新主!皇上登基之後雖然剷除了這些人,但這些人的勢力猶在。這是一種。”
“另一種人,是先先皇,便是那個昏君……”
楚恪寧說到這裡,就發現皇太后的臉色鉅變!
厭惡到了極致的表情,狠狠的皺起眉頭,以至於看楚恪寧的目光都變得有些兇狠起來。
楚恪寧瞭解,昏君害死老王爺,扣押他們母子在京城為質,樁樁件件都讓皇太后厭惡至極,有這樣的表情也是正常。
她繼續說著:“昏君那一朝留下的人更多,很多人已經習慣了算計得失,勾心鬥角,互相傾軋,卻又糾葛牽連繁複。這些人也有很多都在朝中,這兩種人佔據了朝堂上多少位置?”
“正是因為種種,所以皇上要出征,才讓兒媳婦給他看著皇位的。他是兒媳婦的丈夫,兒媳婦自然有這個責任為丈夫保住江山。兒媳婦就是這樣想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按照這個想法來做。”
其實前面這些解釋過了之後,後面的話就好說很多了:“祭祀大典完全是為了穩固朝局,敬孝天地宗廟,求得吉順,免去今後有誰用這個做藉口,指摘皇上。明年是皇上的年號元年,正旦祭祀非常重要,而漢唐時候都有皇后祭祀的先例,也正是因為如此,禮部和太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