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頁)
匹敵。
六花陣則是在武侯八卦陣的基礎上,加以推衍,使之更為靈活多變。
八卦大陣共有八門,實則是八個陣式組合而成,分別是: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八個陣式之中,又包含六個小陣,象徵周易六爻,加上中軍的十六個小陣,共六十四個小陣。
八陣之中,以天、地、風、云為四正。龍、虎、鳥、蛇為四奇。
八陣圖的特點是,大陣包小陣,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其排列方式實際上就是一副文王后天八卦圖。
第五百七十六章初試兵陣
八卦陣的好處就在於佈署上沒有弱點,任何一方受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型,可自動前往救援,對整體大陣來說並不需要太大的改變。
然而,此陣的缺點在於機動性太差,且如此複雜的陣式,需要大量時間進行演練。
而六花陣,則是衛國公李靖以武侯八陣為基礎,所推衍而成。
六花陣秉承了八卦陣的基礎原則,同樣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四方四角相互銜接,一曲一折彼此對應。
因陣法外面六陣呈示為方形,裡面中央軍陣呈示為圓形,因其總體形狀像六角花瓣,所以俗稱六花陣。
當年太宗皇帝曾經問李靖,為何要將陣型排成內圓外方。
李靖答曰:外六陣是正兵,所以呈方形;裡面的中央軍陣是奇兵,所以呈圓形。方是用來規定戰場的範圍,圓則是用來連線各方機動的路線。所以,規定戰場範圍的步數要像大地一樣固定;確定機動的路線要像天體運轉一樣靈活。步數固定,迴旋整齊,就可以在變化中不容易發生混亂。從八陣演變為六花陣,仍然是源本於諸葛亮的佈陣原理。
外六陣對敵,內圓陣則為後援。
因六花陣中心指揮者所控制的奇兵是成圓形的,而從圓形的任何一點去接應外圍的正兵所花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大的減少了控兵難度。
李滄海擁有前世記憶他知道,這種六花陣其實就是一個六邊形,而六邊形在幾何體上來說,是最為穩固,也最為節省材料的形狀。
六花陣如此排列,一在結構上面非常穩定,二是節省了兵源,在部署上面也非常的對稱合理。
雖說六花陣的威力稍遜於八卦陣,但對於眼下情況來說,這六花陣確實是最好的防禦陣法。
首先,六花陣不需要八卦陣那般複雜的排陣方法,節省了許多時間。
其次,六花陣機動性大大提高,即便是不甚熟悉的將士,也能根據中央指揮而做出相應的變陣。
兩萬唐軍在蘇海的指揮下,來回奔走,匆忙佈陣。
可是,兩萬唐軍只是布成了外六陣,而內圈中軍陣卻陷入了空虛。
兩萬唐軍,布成六陣,每陣三千餘人。
配置上來說,盾兵在前,槍兵其次,弩兵在後。
如此排列,是為了發揮大唐弩兵之優勢,既可以遠端射殺敵人,又不會被敵人正面所擊。
一切排布完成之後,蘇海來到李滄海跟前,抱拳道:“元帥,兩萬人馬以全部排列完畢,只是……這中軍之陣……。”
蘇海有些為難,他們畢竟人數較少,要保證外六陣的實力,中軍之陣就無力為繼。
李滄海羽扇輕搖,平靜地道:“無妨,待新羅大軍迴轉,他們便是中軍之陣,讓眾將士做好準備。大戰,要來了。”
蘇海點頭之後,立即回到了陣中。
且說距離李滄海等人排兵佈陣之處十五里外,東瀛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襲而來。
相對於軍紀嚴明,井然有序的唐軍,東瀛大軍顯得散亂許多。
東瀛大軍,以三千騎兵為先鋒,餘下則全是步兵,武器也是以長短兵為主。
中路大將軍,織田行信身穿東瀛盔甲戰服,騎在馬背之上,陰冷的目光直勾勾的盯著遠處,散發著瘋狂的殺意。
右路大軍遭襲,只逃回了千餘人,這在東瀛戰爭史上來說,是從未發生之事。
對東瀛來說,這是個恥辱,巨大的恥辱!
一夜之間傷亡兩萬餘人,這給東瀛大軍造成了極大的震撼,當訊息傳來之時,東瀛大軍更是軍心動盪。
他們沒想到唐軍會如此之快的從百濟趕來新羅,更沒想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東瀛大軍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此等恥辱,東瀛如何能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