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刀飛擲出去,堵在石階上頭的清軍步卒不是被拽下城去,摔得四分五裂,就是被飛上來的大刀砍中,刺過來的長矛登時少了許多。
前排的太平軍將士看準時機,大吼一聲搶上前去,數名太平軍衝上石階,登時和城頭上的清軍展開肉搏。數十名清軍圍在石階口上,先上來的太平軍勢若猛虎,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毫不畏懼,手中大刀飛舞,一直向前衝殺。
直到自己身上身中數刀、數槍後,才倒地而亡,有一名太平軍甚至腹部中刀後,腸子流出體外,仍是飛撲向眼前的敵人。
正是因為前排數名太平軍悍不畏死的衝殺,將圍在石階口的清軍衝散開來,為陸續跟進的戰友開啟了缺口。
李以文赤手空拳的衝上來後,拾起一名倒斃清軍的長矛,狠狠的刺死一名清軍,正廝殺間忽聽天心閣的廊閣上有清軍大聲嘶吼道:“鳥槍手準備!”
李以文抬頭一看,城牆上面的天心閣西面廊閣上數十名手持火槍的清軍整齊的排列在欄杆之後,黑洞洞的火槍對準了下面。
李以文大聲吼道:“清妖火槍!大家快躲!”
第十八章天心閣上
一陣清脆的轟鳴聲響起,天心閣西面的廊閣上硝煙瀰漫,數十支鳥槍一陣排槍放下,城牆上正浴血廝殺的太平軍和清軍登時有十餘人中槍倒地。
城牆上總有一兩百人,但數十支鳥槍shè下的彈丸只擊中了十餘人,這命中率卻是難以恭維,只因清軍這時候的火器以鳥槍和抬槍為主,清軍的鳥槍製作質量比較粗劣,槍管薄厚不均,槍膛寬窄不一。膛寬則彈出無力,飛行不遠;管薄則易膛炸,自傷shè手,所以清軍兵丁往往不願使用。。。
當時清軍更願意習練安全的弓箭,普遍不敢cāo作有膛炸危險的火槍,士卒儘量避免當火槍兵,火槍兵則不願實彈訓練,長官為安全起見也很少進行實彈shè擊。這類火槍不但有膛炸危險,還無一例外地洩露火藥氣體,火星會濺落到手、臉上,所以發shè時槍手皆“閉眼、扭頭、縮脖子”,這樣的shè擊方式能命中目標都算是奇蹟了。
而且清軍裝備火器的數量也不多,普通綠營兵馬根本不得裝備,像一些軍事重地、邊塞、省府才會有四到六成的兵馬裝備火器。自從廣西鬧起太平軍以來,清廷嚴令廣西鄰近的幾個省整飭兵備,各省督撫、巡撫卻苦於可用錢糧不多,所以jīng良的武器、火器只能集中在省城敷用,所以前面蕭雲貴兵進幾個小地方,衙門裡都是一些老舊武器,火器根本見不到,其實都被湖南巡撫駱秉章下令集中到了省城長沙來。。。
“來幾個人跟我殺上去!”李以文就地一滾,躲過漫天飛shè的彈丸後,大聲一吼帶著十餘名太平軍搶入天心閣的城樓之內,他知道一定要殺散樓上的清軍,否則清妖改為放箭而不是放火槍,那自己手下的幾十號人定會損失慘重。
排槍放下後,對太平軍沒有造成太大的麻煩,卻給城牆上頑抗的清軍一記致命的打擊,“戳巴子,老子在下面拼命,哪個王八蛋在上面放槍?”“快退啊,上面連自己人也殺啊!”城頭百餘名清軍本就快抵擋不住太平軍兇狠的撲擊,樓上火槍的誤傷更讓清軍膽寒,開始紛紛往東面城牆退去。
李以文帶人殺上閣樓,樓上的清軍多配的是火器、弓箭,被敵人近身之後根本無用,在被李以文等人一陣衝殺之後,樓上數十名清軍被斬殺大半,餘眾盡皆伏地求饒請降。
當清軍的旗幟被從天心閣上扔下去的時候,李以文看到遠處的魁星樓上,清軍的旗幟同樣飄落,看來林啟容那邊也得手了,兩人各率領百人便擊潰了兩座高地上的兩百餘名清軍,除了兩人的指揮才能之外,太平軍的戰鬥力大大超過清軍腐朽的綠營兵也是關鍵所在。
早期太平軍的戰鬥力的確非常強悍,對陣清軍常常能夠在肉搏戰中以少勝多,蓋因拜上帝教在傳教之初,便是以開館教武為名,聚攏教眾的。早期洪秀全、馮雲山在桂平金田、紫荊山洴田村、平南花州林長拗設立了四個大館;另外;在貴縣、陸川等地也設有大館。這些大平時傳授教眾武藝,晚間進行佈教、秘密打製兵器,其中金田大館由韋昌輝主持;林長拗大館由胡以晃主持;陸川大館由拳師賴九主持。
所以早期太平軍計程車兵都是常年習武,加上廣西山高地少,生活艱難,民風甚是剽悍,拜上帝教教眾多是廣西客家人,常常受到土人欺負,兩邊常年械鬥,所以太平軍都是慣廝殺的農家漢子,比之常年抽大煙、賭博、疏於cāo練的綠營兵自然厲害得太多,是以林、李二人才能迅速殺敗清軍,奪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