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為原本一直按兵不動,準備在進入秋季之後再進攻的吳三桂,這個時候終於坐不住了,一旦中華軍將湖南的軍隊擊潰,那麼勢必很快就會進入廣東,到那個時候尚可喜得到了強力外援。再想一鼓作氣的將其擊潰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吳三桂立刻下令吳應麟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扣關,務必要在中華軍進入廣東之前打通這條通道。
對於吳三桂來說,要繞過鎮南關並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取得西江的控制權,大隊人馬的後勤補給想要從陸地上運輸是極為困難的。而南邊的雲開山脈更是阻絕了他們走海路的可能,因此只能強攻鎮南關。
這裡的鎮南關並不是中越邊境地區的那個鎮南關,而是廣西和廣東交界處,就在雲開山的腳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謂是扼守兩省的進出要害。
鎮南關是一座易守難攻的險關,西邊的地勢稍低,加上背靠大山和西江,使得進攻一方只能從正面展開進攻,而正面的戰場面積又十分狹窄,難以擺開架勢,因此這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稱呼。
吳應麟早就實地考察過鎮南關的地形了,儘管關內守軍只有不到兩萬人,但是這個時候在東面的江口鎮,已經有五萬粵軍駐紮下來了,兩地之間的距離不過十餘里,一戰戰局開啟,對方的援軍將很快趕來,再憑藉著鎮南關的險惡地勢,即便是自己再來二十萬大軍,也不可能打破關城。
吳應麟很傷腦筋,他知道這個時候戰局危急,要是不能迅速的拿下這座關隘的話,他們將在沒有機會進入廣東了。
“走,我北邊看看。”吳應麟打馬調頭,朝著北邊走去,一干副將也紛紛緊隨其後。
由於北邊的山勢較少,但是水系龐雜,不適合大軍突進,所以粵軍在這邊的守衛並不是十分嚴密,在安河周圍只有一萬軍隊駐守。
這讓吳應麟似乎是找到了機會。
“對面冒炊煙的地方叫什麼名字?”吳應麟馬鞭一揮,問道。
一名親兵連忙送上地圖,找了半天,然後說道:“將軍,對面是一個集鎮,叫做平安鎮!”
“哦?我看看。”親兵將地圖遞到他的手中,吳應麟皺著眉頭細細的看了起來。
平安堡在安河的東面,背靠著一座大山,這座山的名字叫**冠山,因為形狀像是一個雞冠而出名。
“將軍,你看,有船!”一名參將突然指著河心說道。
眾人皆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果然見到一葉扁舟在河上緩緩划行,他們剛剛從一片樹林裡面轉了出來,船伕沒有察覺,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他們,船伕見到他們這些人之後嚇了一跳,連忙想要調頭逃跑。
“不能讓他走,走了我們就曝光了!”參將大喊!
“弓來!”吳應麟大喊一聲,親兵忙不迭的將他的寶弓摘下遞給他,吳應麟接過親兵遞來的寶弓,彎弓搭箭,嗖的一聲,羽箭精準的射中了船伕的後心,船伕慘叫一聲跌倒在河水裡。
“將軍好箭法!”幾名部下連聲叫好,吳應麟大笑起來,左手提弓,右手指著對面的平安鎮說道:“破軍之策就在此鎮!”
第三百八十一章鏖戰鎮南關(二)
八月二十號,吳應麟率領著十萬大軍開始扣關,滇軍的火炮將鎮南關籠罩在一片硝煙與白霧之中,大量的濃煙嗆得守軍幾乎睜不開眼,無數的滇軍士兵抬著雲梯舉著盾牌高呼著向前衝去,兩萬名弓弩手不斷的向城頭上放箭,企圖壓制住城牆上的反擊。
守軍的抵抗也非常激烈,一塊塊滾木礌石不斷的從城中拋下,直砸的城下計程車兵骨斷筋折哭爹喊娘,而被流失和炮火擊中的守軍士兵也不斷的從高高的城牆上跌下墜落,摔在山石林立的地面上面目全非。
雙方都殺紅了眼,吳應麟因為地形的限制,無法將軍隊一次性投入進去,於是將十萬軍隊分成了是個萬人隊,輪流進行進攻,每支部隊都要上場打一輪,而守軍這邊的情況也差不多,關城內的兩萬守軍一開始就已經傷亡慘重,在抵禦了幾波攻勢後險象環生,不得不進行人員的輪換,好在他們的援軍早已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趕來增援了。
雙方從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儘管鎮南關此時還牢牢的掌握在粵軍的手中,但是他們已經是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大量的傷亡和慘烈的戰鬥使得很多士兵計程車氣和鬥志大受影響,而且關上最先駐守的都是老兵,而趕來增援的部隊之中大多數都是新兵,在這種慘烈的戰鬥之中,這些新兵極容易發生崩潰。
“都給我頂住,不要慌,不要亂!滾油不要停,繼續給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