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高層也有朋友。透過書信往來,盧文昭對國民黨的內部鬥爭也相當瞭解。
九一八事變之前,國民黨的內部鬥爭就已趨於白熱化,尤其是蔣介石軟禁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更是激起軒然大波,導致了國民黨派系之間的激烈對抗。
1931年2月26日,蔣介石派人給胡漢民送去一張請柬,約28日於總司令部晚餐。
胡漢民如期到達約見地點,卻遭到蔣介石的橫加指責,隨後就被兵警押送至南京近郊湯山扣押,軟禁起來。
此事直接導致了以孫科為代表的國民政府一些高階文官,南下廣東,依靠粵系軍閥代表、第八集團軍總司令陳濟棠的軍事力量,聯合桂系、汪派,開赴廣州,另立中央,討伐蔣介石,並很快在廣州形成了一個反蔣聯盟。
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國的強烈反對,國民黨內部的反蔣派也乘機猛烈抨擊,以此逼迫蔣介石下野。
蔣介石在各方面的逼迫下,於11月19日在南京召開的國民黨四全大會上表示“決心北上效命黨國”。
大會透過“請蔣速北上,恢復失地”緊急動議案,全國隨之掀起送蔣北上抗日運動,但蔣介石自食其言,全國輿論紛起抨擊、撻伐。
12月初,日軍準備一舉侵佔錦州,各地學生紛紛組織示威團奔赴南京示威,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抗日反蔣浪潮,而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四全大會上,倒蔣氣氛愈加濃厚,非逼蔣下野不可。
蔣介石見形勢不利,於12月15日,辭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及陸海空總司令等職,宣佈下野。
蔣介石自然不是真心想下野,他這是以退為進。
下野之前,蔣介石就為重新回來做好了準備,他在辭職當日召開國務會議,一舉改組四個省政府,任命顧祝同等為幾個省政府的主席,而財政部長宋子文也帶領所有工作人員集體辭職,並帶走了所有賬本。
蔣介石下野,孫科和汪精衛上臺,而隨著蔣介石下野,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爭權奪利的鬥爭愈演愈烈。
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發起九省聯防,胡漢民在廣州成立的中央黨部西南執行部和西南政務委員會相,陳濟棠倡議西南五省大團結,張學良、閻錫山、馮玉祥等也在籌劃北方六省大聯合。
國民黨可謂四分五裂。
在這種情況下,孫科雖然名義上掌握了最高權力,但實際上卻是一籌莫展,並不得不於1932年1月4日辭去行政院院長職務。
此時,蔣介石重新出山已經是必定的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即將出山之前,蔣介石做了這次演講,而這也就意味著蔣介石演講的內容將是今後國民政府的對日政策。
盧文昭雖不是熱血青年,但絕對是愛國志士,為了抵禦外侮,他可以毀家紓難,捐出萬貫家財。
這樣的盧文昭,看到蔣介石的這篇演講,氣炸了肺是自然的。
盧文昭實在是不能理解,在國聯已經明顯是和日本人狼狽為奸、沆瀣一氣的情況下,怎麼還要依靠國聯?
人賤,怎麼也不能賤到這個份上!
正在盧文昭大發雷霆的時候,江蘇豐來了。
聽到下人稟報,說是江蘇豐來了,盧文昭本想不見,但想到陳躍齊,就把怒火壓了下去。
實際上,盧文昭和江蘇豐之間也沒有多大的仇口,只是江蘇豐仗著有一個在南京當參議的堂姐夫,就沒把盧文昭放在眼裡。
這一來二去,兩人誰也不待見誰,矛盾就越來越深。
殺人不過頭點地,盧文昭雖然脾氣也大,但同時也長袖善舞。現在江蘇豐既然服軟了,也就沒必要太過分了。
盧文昭站在客廳外。
見到盧文昭,江蘇豐趕緊上前兩步,雙手抱拳,問候道:“盧會長,一向可好?”
“託福,託福。”盧文昭也雙手抱拳回禮,隨後伸手讓道:“江局長,裡面請。”
兩人進到客廳,分賓主落座。
喝著茶水,閒聊了一會兒,江蘇豐琢磨著怎麼進入正題的時候,忽然,就見李德成匆匆走了進來。
進來後,李德成先是對盧文昭歉意地笑了笑,然後走到江蘇豐身旁,俯下身低聲道:“局長,有線索了。”
江蘇豐一聽,精神一震,他站起身來,對盧文昭笑道:“盧會長,實在不好意思,有點急事,改天再來拜會。”
盧文昭心裡哼了一聲,這廝好沒家教。
站起身來,盧文昭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