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1/4 頁)
蝗菀資褂貿繕�玫囊���
張楚見鑄幣廠日夜趕工,生產出來的銅錢和銀元還是供不應求,心中無比高興。
使用保安軍銅錢和銀元的人都向在張楚交著鑄幣稅,財富不知不覺間流向了保安軍。
賺錢總不嫌多,張楚決定廣開財源,只要能賺錢的事他都想幹。
工廠生產出來了東西需要賣出去才能賺到錢,張楚不但將自己工廠的產品賣到了山東周邊的省份,還把目光投向了倭國市場。
第三百三十二章 詐降
利用戰爭的相持階段張楚抓緊時間發展自己地盤內的生產,工廠礦山出產的大量商品需要找到合適的市場,東西只有賣出去換回金錢,買回原料投入再生產,形成完整的生產銷售鏈條,從中產生利潤,這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張楚的財迷性格更要為自己的產品賣一個好價格。
而利潤最高的就要算是海外走私了,由於朝廷的海禁政策,明朝對外合法的貿易大為減少,面對巨大的利益,朝廷的禁令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沿海各地的對外走私活動就沒有停止過,明末最大的海盜集團鄭芝龍集團就是靠壟斷南方的對外貿易而發展起來的。
張楚在六橫島建立了基地,已經開始小規模的派出船員隊,開闢航線開展海上貿易。在鄭芝龍、荷蘭人、葡萄牙人的夾縫中尋找賺錢的機會。
在山東立住腳後張楚決定將山東生產的商品也賣到海外去。張楚研究了一下四周的情況,發現離山東最近最有前途的是倭國市場,張楚雖然不喜歡倭國,但能夠賺錢的事是張楚最喜歡乾的,於是山東的商品裝上了那五艘武裝到牙齒的一號福船,又在兩艘戰艦的護衛下駛向了倭國。
大明的絲織品、銅錢歷來在倭國最受歡迎,張楚沒有絲綢卻有利用先進的水利織機織出的棉布,另外張楚還在船上裝載了大量的鐵製工具,這些東西到了倭國利用原先開闢的渠道,一點點的投入到了市場之上,立時引起了轟動,閃閃發光的銅錢吸引了許多倭國人的眼球、物美價廉的棉布甚至使普通的倭國人都能買一些為自己製作一件禮服。質地優良的鐵製工具使工作變得輕鬆,倭國的百姓都爭著購買。
而這些東西都無一例外的打著保安軍的標誌,倭國人逐漸的記住了這兩個漢字,這兩個漢字就是質量的保證。
倭國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大多數礦產資源都十分匱乏,卻唯獨白銀的儲量豐富,這時石見銀山的白銀礦已開採了近百年的時間,其中出產的白銀大部分都流向了大明。是大明白銀的主要來源。
張楚的商隊在倭國當然不會放過收集白銀的大好機會,將所有的商品都換成了銀子,然後又購買了滿船的硫磺,白銀還有剩餘,船隊滿載而歸,回到山東硫磺進入了工廠變成了火藥。那些白銀在制幣廠中變成了一枚枚精美的銀元,又被運到了山東境外買來了大量的棉花、銅料,張楚準備將到倭國的航線建成固定的商路,等有足夠的商品後再派船走一趟。安安靜靜賺錢的日子張楚過的很舒服,一時也不想改變,不覺間五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歷史又回到了他原來的軌跡。
時間到了崇禎五年的七月,孔有德還是一心一意的包圍著萊州城,而城內的山東巡撫徐從治、登萊巡撫謝璉率領眾人在城內拼死抵抗,堅決不投降。而朝中的大臣們根本不在意這二位巡撫的死活,還在朝中爭論著怎樣招撫孔有德的叛軍。
奉命前來增援萊州的官軍都在山東邊境觀望。當然保安軍開始的勢頭挺猛一頭扎到了山東的東部,逼近了登州,可這之後就如同洩氣的皮球一樣沒有戰鬥的動力,在煙臺周邊搞起了大生產。總之沒有一支官軍真正的給萊州城以支援。
叛軍孔有德的日子並沒有因為官軍的懈怠而好過,在反叛之後攻城奪寨,勢如破竹,在山東的遼東子弟紛紛來投,實力不斷壯大。沒想到卻被萊州城纏住了,一打就是幾個月,現在前進不得,後退不能。更可怕的是李九成傳來訊息,出海作戰的船隻全軍覆滅了。根據李九成的描述這支官軍十分強大,幾戰下來李九成的人馬已折損了一萬多。而且還有著強大的艦船,如果不是李九成說這股官軍是被官府招撫的流賊,流賊不想為難反叛的遼東將士,要與遼東將士和平相處,孔有德早就退兵回登州了。這股官軍倒也守信,五個多月來真的沒有發動進攻,孔有德才放下心來。
為了早日攻克萊州城孔有德不斷的想著辦法。最終他想到了一個妙計,那就是詐降。朝廷始終對孔有德的歸順抱有幻想,孔有德利用了這種心理,寫信給官軍表示願意接受招撫,但要面見謝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