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3/4 頁)
們聽到保安軍的宣傳,支援張獻忠隊伍的人越來越少。張獻忠可以活動的範圍變得十分狹小。眼見保安軍大軍擠壓過來,張獻忠感到隊伍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於是張獻忠又拿出慣用的伎倆,他要向張楚投降。
張楚給張獻忠的回答很明確,投降可以,一切聽眾保安軍的安排,沒有條件可講。張獻忠由於形勢所迫只好答應了張楚的條件,他心想只要保安軍不殺人,有老兄弟在,過得不舒心,只要一聲招呼再次反叛不成問題。
張楚確實也沒有難為張獻忠等人,張獻忠手下的人馬被分配到了天南海北的農場和工廠做工,確實保證了他們不再被餓死,少量部隊中的精英被吸收入了保安軍,繼續他們的軍旅生涯。而張獻忠和一些不願離開部隊的將領被要求到軍校之中進修,等到畢業了才會安排軍隊中的官職。
張獻忠心想張楚這著還真狠,在學習時大家手中都沒有了軍隊,只有老老實實的在那裡待著了。他暗自發誓,等學習結束了立即反叛再也不受這個氣,曾經的大王要被那些教官呼來喝去。
那些張獻忠曾經的手下更是痛苦不堪,張獻忠多少還讀過書,也算是文化人,而那些將領大多斗大的字不認得一筐,讓他們學習確實也夠難為他們的了。不過保安軍軍校的規矩很明確,不願學的可以走,學習不會的必須走。那些人這麼多年來一直過著刀頭舔血的生活,離開了軍隊他們還真的沒有地方可去。一個個只好硬著頭皮在那裡死抗。就這樣還是有一些實在學不會的人被迫離開軍校自謀生路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獻忠的手下也適應了這裡的生活,與其他地方來學習的保安軍軍官接觸的多了,聽到了許多保安軍的事,他們就更不願離開這裡了。
張獻忠感覺到了他曾經的手下的變化,試探之下發現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已不願意再同他一起舉旗造反了。而且保安軍平定了所有的敵對勢力,外部又沒有了敵人,想要撼動保安軍越發困難了。張獻忠到這時認命了,徹底放棄了爭霸天下的夢想。
他專門求見張楚以自己不適應軍校的學習生活為由要求退出軍隊。他本來想張楚一定會給他指定個地方不讓他離開,然後再派人監視他。沒想到張楚只是問問他想去做什麼,需要不需要為他安排一些事情做,讓張獻忠自己選擇。
張獻忠坦言自己有些積蓄想去做生意。張楚命人給張楚獻忠準備了些銀兩作為他做生意的資本就不再問他要去哪裡了。張獻忠離開後改換了幾個地方,發現沒有人跟著這才放下心來。不過他看天下已定再起義也沒有人會響應,於是潛回曾經征戰的地方挖出了部分自己埋藏的財寶真正開始做起了生意。他這次是真心要過安穩的日子了。
張楚接到統計局有關張獻忠活動的報告,命人繼續關注沒有做其他的安排。這時他已變得十分忙碌,保安軍以風捲殘雲之勢統一了全國,這是好事,可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地方上的管理問題。
保安軍的保甲制度對地方區域性地區的控制十分有效,可再往上一級的政府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形成了許多弊端,建立新政府的事情不能拖下去了。
在下邊已經有許多人開始勸張楚抓緊時間登基稱帝了。這裡邊當然有許多人是有私心的。張楚一稱帝這些人也就成了開國的功臣,自然是位高權重受萬人敬仰,同時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對於稱帝張楚倒是不排斥,張楚已想明白了,一個制度的存在必然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想適應。在現在帝制還是最適合社會的發展水平的,同時也是最能夠為人們所接受的。
可困擾張楚的是大明朝完了,他要建立一個新朝也得有個名號啊。他動員手下一幫子文人來想該叫什麼朝了。文人們倒很積極,可人多生亂,每個人都說的很有理,卻一時也拿不出一個能說服大多數人的說法。
張楚本想圖個省事就叫“清”。這個肯定能說服大多數人,因為文人中早就有明朝為火德之君,要被水德之君取代的說法。張楚想了想還是沒有提出來,他自己都覺得這不太吉利。如果自己死了自己的兒孫們再走一遍大清的老路自己穿越一回不就全白費了嗎。
張楚最後決定不聽那些文人的瞎說,自己好不容易穿越一回,為什麼非得按原先那些臭規矩辦。於是他給自己的朝代起一個前所未有的霸氣的名字,就叫中華帝國。他張楚就是中華帝國的皇帝。那些文人們聽了張楚的決定鼻子差點兒氣歪了,哪裡有這麼不學無術的皇帝。但他們也不敢說別的,皇帝您高興就好,反正叫什麼也不影響他們的前程。
這時大公主兀良哈又給張楚送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