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事。本來想下旨令張楚交出幾個惹事計程車卒來平息民憤,這下都可以免了。至於保甲什麼的還真不是張楚的發明,大明早已有這種制度,崇禎皇帝還想強化這種制度,張楚竟然走到了前面。
現在崇禎皇帝可以商量的人只有大太監曹化淳了。
曹化淳這些日子裡心情很好,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招撫了保安軍,保安軍在山東的戰事中還很賣力氣,收復了登州等地,派出作監軍的王承恩事辦的不錯,給太監們重新掌握權利開了個好頭,接下來皇帝會越來越看重太監們了。
聽到皇帝叫他過去,曹化淳明白皇帝一定是有事和他商量,現在皇帝信任的人越來越少了,與他議事的時候越來越多了。
“這是登萊巡撫謝璉寫來的密令,他想招撫更多的流賊到山東去,然後運到遼東戰場抵抗後金,你派去保安軍中作監軍的太監王承恩有什麼彙報的嗎?這支保安軍可靠嗎?他們會不會再次反叛。”邊說崇禎皇帝將謝璉的密信遞給了曹化淳。
曹化淳沒有馬上開口,仔細看完謝璉的信之後才說:“保安軍那邊王承恩盯的很緊,根據王承恩的來信,張楚幾乎每天都將他帶在身邊,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王承恩就該能夠發現的了。我還派了一個錦衣衛的千戶帶著人長期駐在保安軍中,一方面傳遞資訊,同時也在監視著保安軍的一舉一動。”曹化淳是敢為保安軍打包票,可看情況現在保安軍不會有什麼出格行動讓他背黑鍋,所以特別強調自己幹了許多事。
“你說謝璉的這個方案可行嗎?“崇禎皇帝放心了一點兒。
“如今錦州一線吃緊,後金的力量又強大了許多,登萊地區確實要防範著後金兵渡海南下。加強登州防務即便是不能反攻遼東,也能加強那裡的防禦。山西和陝西的饑民已成為了朝廷沉重的負擔,如果能運到遼東作戰確實可以兩方面都減輕壓力。”曹化淳知道皇帝是個仁慈的君主,對於將饑民送到遼東作炮灰這件事不能說的太明白。
“我只是怕那些饑民身體羸弱,到了遼東被後金人殺戮或被虜去反而不好。”崇禎皇帝怕這些流民和先前派到遼東的其他軍隊一樣,被後金一擊即潰,白白浪費了糧餉。
“這聖上倒不用擔心,現在您手中不是正好有一個將流民變能強軍的張楚嗎,這事讓他操辦,使這些流民有抵抗後金的能力還是能辦到的。”皇帝和曹化淳都知道張楚在這次平叛中的表現。加上謝璉在密信中也極力推崇張楚,曹化淳決定幫一幫張楚,怎麼說張楚也是自己安排人一手招撫過來的。還有王承恩在那裡盯著,基本上張楚可以算曹化淳的人了。
“張楚這個人確實挺能打仗的,這次就再讓他試一試?“崇禎皇帝懷著打敗後金,成就千古一帝的理想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第三百四十四章 借大印用用
大明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奇葩的存在,在後世甚至有人研究說大明的內閣制都接近了現代的民主制度,這當然只是一家之言,可皇帝在朝廷上說不算是真的,崇禎皇帝自己作出決定同意謝璉的奏摺還不行,還得讓大臣們也同意,不然他們頂頭不辦皇帝的想法也落實不了。
崇禎皇帝在近幾年與大臣們的鬥爭中也學聰明瞭,他在朝堂上利用謝璉平定叛亂的功勞說事,順利的透過了謝璉重建登萊的摺子。
登州和萊州被叛軍浩劫了半年多,要恢復重建沒什麼問題,況且謝璉也沒有獅子大張口向朝廷要銀子,只需要各省支援一些急需的物資。這百廢待興的爛攤子就讓謝璉發愁去好了,不過皇帝在批覆中夾帶了一點兒私貨,下令各地支援登萊重建所需的物資,從糧食、木材、鐵料等物資都規定了具體承辦的州縣,並要求錦衣衛派員押送。不為人們注意的是其中鐵料的提供單位是山西省的中陽縣。皇帝規定了物資的出處也好,不需要大臣們與地方督府扯皮了,最後拿不出物資也是州縣的事,與朝中大臣無關,大家都樂得輕閒。
錦衣衛負責押運的事看著有點兒彆扭,不過錦衣衛既不負責收也不負責發,這其中應沒什麼油水,在這小事上就給皇帝面子,不再反對了。
崇禎皇帝之所以動這麼大的腦筋是有原因的,他根本沒有敢將謝璉密信中的在山西、陝西招撫饑民到遼東抵抗後金的事對大臣們講。對於山西流賊現在朝廷的做法是以剿為主,對於反攻後金肯定會被大臣們說成輕起戰端糜費錢糧。那邊孫承宗剛被逼走,這邊再提這事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因此皇帝決定讓謝璉先去做,如果能取得成績,打個勝仗什麼的就有了對付大臣們的資本。
皇帝的聖旨很快傳達到了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