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幣印好後送過來,就全交給紅軍去處理,順便也幫宋子文“量化寬鬆”一下。現在已經是1932年了,羅斯福上臺後的白銀法案,是針對中國這個銀本位國家的一次大搶劫。與其被美國人搶劫,倒不如自己來搶好了。
歷史上,羅斯福為了增加對華出口和轉嫁經濟危機,一邊把美元和金本位脫鉤,以便於印鈔票“量化寬鬆”。一邊推出《購銀法案》,從全世界唯一採用銀本位貨幣政策,囤積著大量白銀的中國大肆套購白銀,導致銀元和銀兩在中國市面上大量流失,形成嚴重的通貨緊縮。用美國國務院的話講就是:“我們榨乾了中國的錢”。
在銀元時代,中國本身基本不產銀,銀價上升後,再加上洋貨湧入。國內物價暴跌,農產品跌幅尤其慘烈,農村百業凋敝,農民叫苦不迭。葉聖陶的小說《多收了三五斗》。以描寫民國時期農民的“豐收遭災”聞名於世,背景正是這場白銀風潮。其危害完全不亞於後世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
面對如此危局,跟未來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一樣,炮黨買辦政權的第一反應就是向美國乞求饒命——1934年8月30日,南京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致電羅斯福,懇求美國考慮中國的困境,“中國將表示感謝”。美國政府拒不理睬。
到了1934年12月初,中國財政已經頻臨崩潰,連美國財政部長都看不下去了,想“幫助這些可憐的傢伙”,建議羅斯福暫緩購銀。羅斯福依舊不予採納。這時的南京政府,可以說是極度悽慘,窘迫至極。歐美新聞界人士評論說:“中國人既沒有能力對付日軍,又面臨財政危機,他們顯然智窮技盡,走投無路。世人猜測他們只能屈服於日本,因為他們找不到任何幫助。”
在原本那個時空裡,中國將會因此流出白銀六萬萬兩到八萬萬兩,千年積累之貴金屬財富被一朝蕩盡。
在林漢看來,與其中國的白銀被美國人白白搶走,倒不如我自己大印偽鈔,把這批白銀搶一部分過來自己用。坐在櫻花樹下,林漢已經想好了,不光是假法幣,還有假美元,假英磅,假日元,他都會毫無顧忌地在國內大量使用,套現白銀等物資用於援共。至於偽鈔橫行,經濟崩潰的問題,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要哭也是宋子文的事。
“至於羅斯福你這個瘸子,就憑你在白銀法案乾的這種事,你還想活著上臺當美國總統一坐三屆半賴到死?想得美!等日本的事情完了之後,我這就去美國宰了你!”
一想到著名的雅爾塔三巨頭之一,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將會死在自己的手上,林漢就忍不住興奮起來,手中的報紙,也不自覺地被他揉成了一團。
“歐尼桑,人家剛才收到信仰了……”
林漢正在思索怎麼幹掉羅斯福的時候,一條玉臂攀上了他的脖子,不用瞧他也知道是她的手臂。
林漢瞄了一眼四周,發現周圍有無數雙男性火辣辣的眼神正聚焦在喀秋莎身上。剛才大發酒瘋的喀秋莎,又唱又跳,水兵服的上衣釦子不知何時被她自己扯掉了兩顆,露出半裸的酥胸,隨著熱舞上下“波”動,送出“福利”無數,自然引來了無數怪叔叔的眼神。
“怪叔叔也能貢獻信仰值嗎?”
林漢心中嘀咕著,手掌用力拍了一下喀秋莎的屁股,惹得她發出貓叫般的春吟,很不情願地把衣服重新穿好。林漢這個無節操的傢伙,這時卻突然有了一個主意:“是不是要把喀秋莎打造成明星偶像,然後在全世界收集粉絲的信仰外加掙小錢錢……這似乎是個不錯的好主意。”
第55章鎮遠迴歸
用過午餐後,林漢乘船離開橫須賀港啊,前往東京。在東京上野公園,他見到了陳列在那兒的“鎮遠號”的鐵錨、鐵鏈,然而讓林漢大失所望的是,在東京上野公園那兒,他並沒有找到鎮遠號的艦魂。
失望的林漢決定重回對馬海戰的舊戰場,去那裡打撈一塊羅沃羅夫公爵號的裝甲板,準備將來做為喀秋莎的寄靈體。喀秋莎藉助林漢的身體脫離蘇沃羅夫公爵號的殘骸,那艘沉船的殘骸材料用來製造她的寄靈核心是再適合不過的。而緊挨對馬海峽的福岡縣,更是林漢想順路去看看的必經之地。
林漢沒有在東京待太久,在上野公園那兒一無所獲之後,他立刻就帶著喀秋莎離開。
在福岡縣,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建築,那就是定遠館。
“定遠館”,是日本原香川縣知事(相當於中國的省長)小野隆介於1896年出資兩萬日元,從日本海軍手中購買了被視為戰利品的定遠艦殘骸,從上面拆卸了大量材料,以此建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