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進行改造,以應對逆風逆行時艦首上浪嚴重的問題,此外艦身艦底的一些細節部分也會在回廠大修時進行調整改造,以達到最符合流體力學的標準。
身為德意志號的艦魂,漢娜非常清楚自己的“身體”什麼地方的設計或建造有缺陷,從前為了節約信仰之力她沒有進行私下改造。現在可以掌控全德國軍艦的設計了,她當然不會再坐視那些缺陷存在。
至於替代三號艦的兩艘輕巡洋艦,漢娜計劃是打造成兩艘防空型輕巡洋艦,用於在未來的海戰中給航空母艦護航。按計劃,這兩艘輕巡洋艦使用的火炮並不是傳統的150毫米海軍炮,而是正在設計開發中的128毫米高平兩用炮。
至於現役的德國軍艦上的150毫米艦炮,在六英寸級別的火炮中,幾乎可以冠上二戰最爛的名頭,漢娜對其印象極壞。在小鬍子上臺後第二個月,軍方勒令研究部門根據漢娜提供的設計簡圖重新設計新火炮。
此外漢娜槍斃掉的另一件武器,是正在研製中的SK…C/30型83倍口徑37毫米雙聯裝高炮。德國在1930年就開始設計,歷史上1934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但這門高炮卻是有資格競爭二戰最爛高炮名頭的爛貨,甚至被後世的二戰軍迷稱為“手拉機高炮”。(注,這款高炮的射速極坑爹,名為每分鐘八十發的射速,實際上只有四十發,裝彈裝置極其扯蛋坑爹,打一發裝填一次,手拉機高炮之名就是如此得來,和他一樣坑爹的爛貨是日本海軍的25毫米高炮)
希特勒上臺後,隨著他一紙令下,關於這門高炮的研製工作立刻被停止,而替代者也早已找到,那就是瑞典博福斯公司。該公司正在開發設計中的40毫米高射炮是公認的二戰最好的高射炮,也是被交戰各國敵我雙方大量生產、仿製的高炮,有萬國牌高炮的美喻。
一戰結束後,為繞過《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軍方一直就和瑞典的軍工部門聯絡緊密,尤其是在火炮方面。不過歷史上德國人注重的是大口徑火炮的研究,小口徑高炮這一項上卻忽視了。
身為穿越者的漢娜怎麼會放過40毫米博福斯高炮這款經典之作,早在小鬍子上臺前,她就出錢,由克虜伯公司代為出面,直接參予了這門高射炮的開發研究,和瑞典人共享了這門高炮的開發技術。
由於得到了德國人提供的資金與技術的加入,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開發比歷史上更順利,如今這門火炮的設計已接近尾聲,明年一月就可以面世。德國海、陸、空三軍皆已將這門高炮內定為未來德國三軍的主力防空炮。
為了口徑統一,減少後勤補給負擔和生產麻煩,相應的為陸軍研製的反坦克炮,其口徑也被更改為40毫米。二戰德國惡名遠揚,有“敲門環”外號的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37毫米這一口徑,還未出現就直接從德國軍隊的編列中出局……
另一款被提上設計開發議程的小口徑高炮,是多管加特林機關炮,其口徑分為二十毫米和三十毫米兩種,這是歷史上這個時代從來未出現過的二戰武器,也是漢娜為海軍準備的近程防空炮。
而大口徑艦炮的研製方面,目前的德國受制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還不能公開撕毀條約直接研製新式的十五英寸以上的艦炮。但製造更大口徑的艦炮需要的大型鍛壓機,碾壓機、砸邊機,軋鋼機之類的機器裝置,此外還有炮管用鋼材加熱槽、炮管鑲嵌塔,炮管應力調整塔等多種大型裝置都已準備就序,就等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後立刻就開始研究製造。
德國的軍工科技樹的發展,現在已完全被漢娜控制掌握,至於空軍,還未提出開發預案的HE51型雙翼戰鬥機也慘遭毒手,按漢娜給出的開發路線方案,重整軍備後的德國空軍,從一開始就將直接走單翼戰鬥機的路線。
當穿越者和國家力量結合起來後,漢娜對歷史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巨大,二戰德國的軍備正迅速地脫離歷史,朝“面目全非”的方向迅速奔去。
當德國的軍工發展正朝“面目全非”的方向奔去時,內戰中的中國局勢,早就因為林漢的掀桌子,已經處於面目全非的狀態中了。
1932年十月二十日,替代常凱申,在“委員長”的位置坐了一年的何應欽“何婆婆”,在內憂外患中,“鼻青眼腫”地下臺了。
內憂,是和他爭權奪利的宋子文,總是在財權上卡他的脖子。和宋子文勾搭在一起的,黃埔系中以陳誠、劉峙、顧祝同為首的江浙派,在軍權方面對他也是愛理不理,制肘得他直想吐血。
外患則是江西紅軍,前線“剿匪”戰事連連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