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
杜氏懵了,別說一百兩銀子,她連十兩銀子都沒沾過手。
那麼,是一年一百兩銀子重要,還是沈渠這個丈夫重要?
杜氏毫不猶豫地選了銀子。
妻妾和睦了,後院平靜了,沈渠也就可以專心於官場了,官職越升越高。
長子沈廷楷到了娶妻之年,沈渠已經是四品京官,就在沈渠準備物色個溫柔嫻淑又知情達理的好長媳時,臨時擔任春闈主考官的他,在考場上見到了十幾年前的一位同窗好友夏舉人。夏舉人家中也很清貧,否則當年他與沈渠不會惺惺相惜,如今久別重逢,一個官運亨通,一個還在趕考,實在令人唏噓。
春闈結束,沈渠請夏舉人到家中坐席,幾杯小酒下肚聊到兒女婚事,夏舉人很興奮,提議將他的女兒嫁到沈家。
沈渠一直都很賞識夏舉人的才學,他相信夏舉人教出來的女兒一定是個好姑娘,欣然應允。
當時杜氏已經病逝,沈廷楷又十分聽父親的話,這門婚事就成了,沈渠還因此得了個高風亮節、不嫌貧愛富的美名。
得了好兒媳又得了好名聲,沈渠心情不錯,一直旁觀的宋氏皺起了眉頭。
自打進了沈家,宋氏對沈渠敬重有加,沈渠不喜鋪張,她就收起了金銀首飾素面朝天,沈渠希望妻妾和睦,她也不與正室爭寵,唯獨在子女教養上面,宋氏不太贊同沈渠的做法。沈渠不喜廚房大魚大肉,宋氏就偷偷給兩個兒子開小灶,沈渠教導孩子們要像他一樣剛正不阿,宋氏私底下告。誡親生的兩個兒子,為人處世該變通就變通,千萬別一根筋走到底。
從未向沈渠提過任何要求的宋氏,終於在沈廷楷成婚後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沈三爺、沈三爺的婚事必須經過她的首肯才能定下。
沈渠早已習慣了宋氏對他千依百順的樣子,安分守己的小妾突然就要干涉兒子們的婚姻大事,夫權被挑釁,沈渠很不高興,厲聲訓斥了宋氏一頓。
宋氏冷笑三聲,親手將沈渠推出門外,揚言沈渠不答應,那就別再進她的屋。
沈渠傻了眼!
杜氏已經死了,沈渠後院就剩宋氏一人,清高的沈大人又不想再找別的女人,僵持三個月後,沈渠受不了了,於一個月黑風高丫鬟們都看不清他臉色的夜晚敲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