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部分(第4/4 頁)
比如,時空扭曲技術,這是1994年的英國威爾士卡迪夫大學物理學家米格爾阿爾庫比雷首次提出來的,使用尚未被發現的、具有負質量和負壓力的“奇異物質”。它可以扭曲時空,從而使飛船快速接近前方的空間,而後方的空間在不斷擴張。飛船就好像處於一個不斷膨脹的“彎曲泡”中,可以飛得比光速快,而且不會違背相對論的原理。
但是,這個技術只能是個理想而已,想要扭曲時空,需要巨大的能量,甚至會比整個宇宙的全部能量都要大。而且,也沒有證據表明存在這樣一種特殊的物質。
類似的,還有蟲洞技術。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來的,認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連線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這種隧道被稱為蟲洞。
約翰博士,就是提出創造出黑洞一詞來的科學家,他的理論也被很多物理學家接受,但是,直至現在為止,並沒有找到這樣的時空隧道。
還有一種誇張的技術,就是多維空間,人類能夠看到的宇宙空間是三維的,但是,其實宇宙中是存在更高的維度空間的,如果能夠掌握更高的維度空間的話,那飛船就可以穿行其中,實現極端速度。
可惜,這些想法,只停留在了想法上,想要實現,有很多的技術難點無法克服,有的甚至就連理論都不完整。
所以,宇宙飛船想要進行星際飛行,現在的技術,只能依靠常規動力來實現!
蘇維埃已經發展成熟的,就是核動力火箭,靠著核動力火箭,可以讓飛船攜帶更少的燃料,飛到更遠的距離上!
所以,蘇維埃的航天專家們,只能是在核動力火箭上繼續下功夫,他們並不是單純地增加核動力火箭發動機的推力,而是採用了更先進的可控核聚變發動機!
裂變和聚變,是兩種不同的方式,這兩種方式比較,聚變遙遙領先。
單單就一個反應方程式來說,發生一次聚變,釋放的能量,是裂變的好幾倍,這就意味著聚變可以釋放的能量更多,同時,再比較原子量,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平均能量!聚變是輕核進行的反應,核子少,平均到每一個核子上,那釋放的能量,就是裂變的上百倍!
也就是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