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5戰機,準備再次發揮己方的優勢。
名頭還是需要的,就在他們起飛的同時,北海道的千歲基地裡,四架膏藥旗的F4戰機起飛,準備提前到庫頁島上空去挑釁。
同時,海軍航空兵也接到了通知,跟上次一樣,他們會埋伏在某個空域裡,等待著獵物的到達。
戰鬥,又進入了倒計時狀態!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行動,已經被庫頁島掌握得清清楚楚。
一架大型的四發動機的飛機,在薩哈林島北部上空飛行著,背部揹著一個大盤子。
蘇聯的大型四發動機的飛機並不多,主力就是圖95轟炸機和在圖95轟炸機基礎上改裝出來的圖114客機,而這架帶著大盤子的飛機,就是在圖114客機的基礎上,改裝出來的預警機,圖126!
相比圖114,這架飛機的機體幾乎相同,只是在機頭加裝了空中受油管,尾部有腹鰭,機身上部裝有直徑為11米的旋轉雷達天線罩。
模樣有些奇怪,北約照著這種飛機的外貌,給起了個苔蘚的綽號。(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一章再次戰鬥
雖然模樣奇怪,也不能小瞧這種飛機的戰鬥力,對於空戰來說,預警機就是空戰力量的倍增器!
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都在大力地發展預警機,將雷達搬上天空,直接照地面,讓那些超低空突防的戰機無可遁形。
而且,現在蘇聯和美國,都已經開始研發了第二代的預警機,美國的E3和蘇聯的伊爾76預警機,都即將定型裝備部隊,這種老一代的預警機,也會很快退出歷史舞臺,當然,現在依舊是最重要的電子力量,當24師上報了需求之後,莫斯科也是經過慎重考慮,才將這種預警機從東歐調了過來。
圖126從60年開始設計,62年首次試飛,60年代末開始裝備部隊使用。71年的印巴戰爭中,圖126曾被派到印度參加印巴戰爭。
圖126雷達作用距離約370公里,採用了延遲線固定目標對消技術,具有海上下視和有限陸上下視能力,可作為截擊機或對地攻擊機的空中導引指揮站。
(延遲線固定目標對消技術,在受限制於早期的雷達訊號處理能力而採用的一種方式,在雷達天線上有密密麻麻的這種長短不一的延遲線,相當考驗焊工啊。美國人的E3早期型號,也是這種技術。而現代,都已經是相控陣雷達了,像咱們的大盤子,天字一號工程啊。)
圖126在薩哈林島北部的環形航線上飛行,兩邊還有兩架米格23戰鬥機進行護航,非常安全。
此時,預警機內,人員的精神正在高度集中,狹小悶熱的座艙中,他們緊緊地盯著前面的雷達螢幕。
“北海道北部,四架戰機,正在向我方空域飛來。”一名預警人員看著螢幕上的顯示,冷靜地說道。
北海道基地起飛的戰機。一定是島國人的自衛隊的戰機,應該就是F4戰機了,稍後,就觀察到了北海道南部那些超低空飛來的大批機群。
“後方還有敵機。二十架左右,正在超低空突防。”
“北海道南部,渡島半島上空,發現強輻射源,判斷為敵預警機。對方在東西航線上飛行。”
“收到。按照原定計劃行動!”無線電裡面,傳來了一個鎮定的聲音。
原定計劃!這些天來,薩哈林島的防空師一直都在備戰之中,幾套應對的戰術,都已經演練得如火純清,現在,美國人居然就按照安德烈的估計那樣來襲擊了,一個精心設計的戰鬥,正在展開!
作為這次行動的策劃者,安德烈並沒有呆在後方的基地裡。此時,他扣下了頭盔上的護目鏡,駕駛著自己的雄鷹,從跑道上起飛之後,開始了迅速爬升。
安德烈的後面,另一架由亞歷山大中尉駕駛的027號戰機,也跟著升空了,這個基地裡,只有他們兩架孤零零的戰機,因為。這裡並不是薩哈林島的空軍基地,而是東部的伊土魯樸島的海燕飛行基地!這個基地,平時只有每週兩趟的航班往返於薩哈林島之間,並沒有太多的航空部隊駐紮。
提起伊土魯樸島。也許知道的人不多,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島國人叫它為擇捉島!在島國人的地圖裡,這可是島國的第五大島嶼,當然,現在和國後島一樣。都已經是蘇維埃的領土了!
安德烈和亞歷山大中尉,兩人將承擔著重要的使命,他們要給美國人最凌厲的一擊!
就在這兩架飛機起飛之後,基地的洞庫裡,一些體積龐大的飛機也被拉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