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裡拔將軍,蘇聯遠東的太平洋艦隊根本就不會選擇在這裡作為己方的基地。
同樣,薩哈林島等地也被排除在外,當時的斯大林,試圖跟華夏索要大連港,那又有什麼用?看看地圖就行了,即使是有了大連港作為基地,還是會被美國人封鎖在近海,根本就出不去!
想要出去,那就需要獲得一個更合適的前進基地,現在,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北海道都是最合適的!
由於擔心蘇聯進攻北海道,島國沒怎麼建設北海道,現在那裡的人口只有幾百萬而已,而在北海道上,太平洋沿岸的釧路市正好作為港口,釧路市東北部30公里的厚岸灣和島國的東京灣一樣俯視太平洋,正好作為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基地,再加上勘察加半島的核潛艇基地,互成犄角,隨時都可以前出太平洋,跟美國人爭奪太平洋上的霸權!
對蘇聯來說,這也是打破現在戰略局面的重要一步棋。
至於國後島和擇捉島,戰略縱深太淺,不適合作為永久的海軍基地。
“何況,那裡本來就應該是我們的,當初二戰的時候,島國也是法西斯之一,就應該接受到足夠的懲罰!島國本來應該跟德國一樣,被分割佔領才對,現在,我們只是拿回屬於我們的。”烏斯季諾夫繼續說道,他又開始翻舊賬了。
弱國無外交,大國才有世界格局的話語權。在45年8月1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蘇聯聯絡,商議接受島國投降後各國的分配,也就是各國實際佔領地區的分配。其中蘇聯分配到滿洲、北緯38度線以北的朝鮮半島和南薩哈林島,但是千島群島不包括在內。而斯大林則認為,島國投降蘇聯獲得的區域應基於《雅爾塔協議》密約獲得千島群島全部島嶼,另外他提出獲取包括釧路市和留萌市連線以北的北海道北半部的新要求,這也是對島國出兵西伯利亞的報復,
留萌和釧路,都有一個大港,同時這裡有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其中留萌是僅次於北海道沿岸的小樽、稚內的港口。從這裡向西可以直接前往遼東半島。蘇聯的石油能源豐富,但是煤炭貧乏。同時,比西伯利亞更溫暖的北海道,有著以酪農為中心的農業漁業資源也豐富,對蘇聯來說相當重要。
得到了這裡,不僅可以使鄂霍次克海作為蘇聯的內海,還可以實現從俄羅斯帝國時代開始就不斷夢寐以求得在外洋擁有不凍港釧路港,從這裡可以直接將潛艇部隊送入太平洋!
結果,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討價還價,同意蘇聯佔領千島群島的全部區域,但是拒絕蘇聯佔領北海道北部區域。而為了不讓蘇聯得逞,美國人神速登陸島國,率先佔領了島國。
蘇聯喪失了北海道,喪失了與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制衡的能力,現在,該糾正這個錯誤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基裡連科的反對(求首訂月票
如果是以前,蘇聯人最多就是想想,但是現在,蘇聯的國家實力不斷增強,蘇聯終於有能力在美蘇爭霸中處於優勢地位了!
國家糧食年年豐收,工業產值不斷增加,同時,得益於世界石油價格的不斷增長,蘇聯的外匯儲備也已經漲到了新高,可以說,國家已經有能力支撐起一場新的戰爭來了,尤其是一個小小的邊界衝突,就是佔塊底盤而已。
在後世,蘇聯也就是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進行了阿富汗戰爭,結果那裡卻變成了一個徹底的泥潭,將蘇聯拖垮了。
現在,蘇聯的國家實力蒸蒸日上,再清算些當年的舊賬,有何不可?
而讓烏斯季諾夫將目光盯到了島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蘇聯和西方的電子技術的差距!
如果沒有當初安德烈撞下那架Ep3來,就沒有現在的認識,透過分析,蘇聯工業部門已經認識到西方的電子技術的確超越了己方很多,己方雖然已經研究EP3上的電子技術近一年,但是就是還無法仿製,這種差距太大了!
雖然國內還有宣揚電子管優勢的工程師,但是,對電子管笨重的體積的抱怨,讓更多的有遠見的工程師都意識到了積體電路才是最終的方向,而這些,西方對蘇聯是禁止輸出的技術。
沒有辦法,蘇聯在自己不斷加大研究力度的同時,也在想別的辦法,而這個辦法,就是安德烈提出來的,最快地獲得西方先進的電子技術,那就要從島國上下手,要是佔領了島國,那就能將島國的電子技術全盤地接收過來!
佔領北海道,只是第一步,只要佔領了北海道。那島國的東京工業帶,就完全地暴露在己方的打擊之下了,隨時都可以繼續向南,踏上島國本土!
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