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經靠得太近了!這種充滿敵意的行為,蘇聯海軍是絕對不會置之不理的!
現在,就是戰爭時期!
軍艦的艦體,在海面上劃出一道水花,艦體開始轉向,在海上出現了一個半徑上千米的圓弧,完成了這次轉向,同時,彼得諾夫聽到了一個報告:“暴風雪已經準備完畢。”
“發射,四枚!”面對著靠近的美國潛艇,作為護航的無畏級,根本就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上來就是最猛烈的打擊!
此時,航向已經調整完畢,艦首正指著目標前來的方向,透過剛剛的轉向,無畏級的航速已經降低到了15節,在燃氣輪機降低速度之後,艦首的聲吶,為暴風雪的發射提供了基礎資料裝訂,這一切,都得益於自動化的軟體的增加,讓臨戰的速度大大加快!
無畏級的艦橋兩側下方,仰角為16度的四聯裝箱式反潛導彈發射裝置的蓋子開啟,露出裡面那造型獨特的裝備來!
暴風雪武器系統,這是一種火箭推進魚雷系統,和美國將推進裝置放在後方的形式不同,蘇聯的方式,是吊裝型別,也就是採用雙彈體設計,上部的載具為一臺固體火箭,採用鴨式佈局,可摺疊******和垂直尾翼,彈體兩側有較大的捆綁式助推火箭,與彈體腹下的反潛魚雷組成雙體反潛導彈。這種系統,西方代號SSN14,以前本來以為是反艦的,畢竟個頭那麼大,直至後來,才確定是反潛為主,反艦為輔的一種裝置。
現在,露出的就是那圓鼓鼓的腦袋,隨著發射的命令傳來,暴風雪裝置內,一股熾熱的火苗出來,助推火箭和固體火箭三臺發動機一起點火,拖著下面的反潛魚雷,從發射裝置裡面飛出!
彈翼開啟,彷彿一架巡航的小飛機,這套裝置在海面上一百米的高度上飛行著,一直飛到了四十海里之外,接著,下方的AT2UM反潛魚雷,拖著降落傘,輕輕地離開掛載的導彈,掉入水中。
火箭推進魚雷,這是一種綜合各方面優點研製出來的水面艦艇反潛利器!魚雷在水下,靠電池或者熱動力系統,航程和航速都有限制,雖然有的魚雷最大航程能夠超過四十公里,但是這是在極低速的巡航速度下辦到的,等到魚雷慢吞吞地趕到,目標早就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而魚雷要是以最高速度航行的話,航程絕對不會超過十公里!
所以,藉助火箭推進系統的幫助,讓魚雷先在空中飛過大部分的距離,等到了目標附近,然後魚雷再掉下來,鑽入水中去找目標,這就相當於給魚雷安裝上了翅膀,反應速度大大增加。
只是這種方式,不能夠採用魚雷常見的線導方式,全部都是自導魚雷,敵我識別困難,如果水下有自己的潛艇力量,那就容易發生誤擊。
好在現在,彼得諾夫知道,己方的那艘護航的潛艇,在編隊前部八十海里範圍內,根本就沒有在己方的側面,而且,聲納員已經聽到是洛杉磯級潛艇的聲音,完全可以確定是敵人!
找死!四枚魚雷,就不信幹不掉你!
兩邊的發射裝置,間隔一秒,各發射了兩枚反潛導彈,四枚反潛魚雷,調入了水中,按照事先裝訂好的資料,向四個方向,各自展開了自己的搜尋。
反潛魚雷入水的那一瞬間,發出輕輕的濺起水花的聲音。而就在濺落點的下方二百米處,一艘巨大的潛艇,正在面臨著一次考驗。
“四枚魚雷。”洛杉磯級潛艇內,聲納員向艇長約翰遜報告道:“四個方向,正在搜尋我們。”(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章自導魚雷
蘇聯人真是大手筆,一次居然發射了四枚SSN14導彈來對付自己!就在這一瞬間,約翰遜就知道己方面臨著多大的危險!
這種飛了幾十公里的距離,前來攻擊己方的魚雷,應該是E5372,這種反潛魚雷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的新型通用反潛魚雷,是在60年代研製的第一個輕型通用反潛魚雷SET40及其改進型E4075A的基礎上發展的,通用性非常好,可以裝備在固定翼反潛飛機、反潛直升機、水面艦艇和潛艇。
這種魚雷採用自導方式,首部的聲自導系統截獲目標的最大距離580m,畢竟不如線導魚雷可以用艦體的大型聲吶截獲的距離遠。但是,這種魚雷簡直就是瘋狗一樣,會來回不斷地在系統設定的區域內反覆巡航,直至發現目標,或者直至燃料或電力耗盡而自爆為止!
而且,這幾年蘇聯的電子技術發展非常先進,天知道這種魚雷的導引頭,究竟有多麼靈敏!
“全艦靜音,五節低航速,左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