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也沒有別的對策,將我們先進的戰機出口,我們也是冒很大的風險的,我們之所以這麼做,還是想要幫助我們的阿拉伯朋友,畢竟那裡有美國的走狗,而且,現在伊朗的政局,也是相當不穩。”安德烈繼續說道。
聽到安德烈這麼說,薩達姆的臉色一紅:“安德烈將軍,您這樣說太見外了,我們伊拉克,絕對不會做背信棄義的事!您說得對,在我們中東,現在有美國人的走狗,我們強大自己的武裝力量,就是因為西方世界支援這個走狗!我們必須要強大!我完全同意您的建議,請儘快改裝我們先進戰機。”
這種誘惑,讓渴望強大的薩達姆,是無法拒絕的,安德烈知道,自己提出的中東計劃,即將完成鋪墊。
後世的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的表現太慘了,想要實現蘇聯的中東戰略,就必須要強大伊拉克的力量!出口米格25,改進米格23,都是這個計劃中必須要實現的,伊拉克要能硬克伊朗的雄貓戰機才行!
至於用蘇聯戰機的標準改造米格23,也是無所謂的,換裝新式雷達,改進可變後掠翼的自動控制,電傳操作,讓米格23實現效能的快速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雷達!如果在以前,米格23的雷達還算是先進,但是現在,隨著遠東方面的成功,隨著先進電子技術的獲得,蘇聯即將大規模地換裝平板縫隙雷達!不僅僅是新式的米格29和繼續試飛的蘇27,早期的戰機,也會進行改造,米格23自然不例外,這樣,原來覺得先進的東西,已經要過時了,拿來給伊拉克換裝,賺取大量的外匯,何樂而不為?
而其中,更重要的,就是控制伊拉克空軍!以保密的名義,將己方的人員,安插到伊拉克空軍中去!在兩伊戰爭中,蘇聯的指揮,絕對要好過伊拉克自己一百倍!
拿著先進的武器,打一場一戰那樣的戰爭,就是後世對兩伊戰爭的評價,伊拉克的血和伊朗的血都流乾了,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而現在,歷史要發生改變了!
“總書記同意了。”就在這時,烏斯季諾夫回來了,臉上帶著笑容:“不過,總書記指示我們,必須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讓我們的敵人得到了我們的飛機。”
“是的,我們會做好保密工作的,也歡迎貴方的人員去幫助我們。”薩達姆說道:“烏斯季諾夫元帥,貴方可以幫助我們升級我們的米格23,達到了和貴方相同的標準嗎?”
烏斯季諾夫心中一喜,果然,自己出去抽支菸的工夫,安德烈就把升級米格23的事給搞定了,給伊拉克的報價,怎麼著也得比全新的米格23便宜幾百盧布吧?
“這個,我們可以升級到跟我們相同的標準,只是,價格要高不少。”烏斯季諾夫說道:“雖然從外表看,我們的米格23跟外銷的一樣,但是內部,那可是脫胎換骨的變化,我們的雷達,火控,操控,都採用了最新的電子技術,價格也是相當昂貴,哪怕是我們蘇維埃自己的航空團,米格23的升級改良,已經排到85年左右了。”
“我們伊拉克,可以出的價格高一些,不過希望優先給我們升級。”薩達姆說道:“烏斯季諾夫元帥,您也知道,我們中東最近不太平,我們東部的伊朗,已經被一群極端分子給佔據了,這群人不僅僅想要統治伊朗,更想要對我們輸出革命,我們的國家戰略十分危險,我們必須要儘快強大我們的力量。”
烏斯季諾夫點點頭:“好,我們蘇聯,願意全面支援伊拉克。薩達姆總統,我是說,我們願意全力支援伊拉克在中東的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七章蘇聯和伊朗的矛盾
全力支援!這句話,是有很多的解釋的,現在,聽到烏斯季諾夫的話,薩達姆的眼神裡,冒出了異樣的色彩來。
薩達姆當然知道,蘇聯跟伊朗,也是有很大的矛盾的!
蘇聯和伊朗的矛盾,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沙皇俄國時期。當時,氣勢逼人的老毛子,版圖在不斷地擴張,到了1804俄羅斯的版圖已推進至南高加索地區,在拿破崙的鼓動下俄羅斯與當時的波斯爆發了戰爭。戰爭直至1813年,波斯在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與俄國簽定《古里斯坦和約》才告於結束。波斯承認俄國對已佔土地的主權,其中包括喬治亞、達格斯坦等北部領土。之後的俄羅斯又開始蠶食當時東亞美尼亞,引起波斯的強烈不安,在英國政府的支援下波斯在1826與俄進行了第二場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再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波斯被迫與俄羅斯簽定《土庫曼切條約》被迫割讓亞美尼亞等地。
歷史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