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更不是不救的理由。秦王朝連它的都城咸陽都拋棄了,拋棄的又豈止南方的越人?現在,小國危急,來向我們求救,我們不救,他們向誰訴苦?我們自來以禮儀之邦、天下正統自居,要建立萬國朝儀的盛世,如果不救,又如何臣服萬國?”
“有道理,公孫弘的見解不足取!”劉徹又道:“對於王恢提出的馬邑合圍,你又有什麼看法!朕不是在徵求你的意見,也不是要你去朝廷上與大臣們爭辯,只是與你無事之間的閒聊。想到什麼便說什麼,心中不要有所顧慮。”
“臣常想……”
有一個問題徐勝利從穿越的第一天便想到今天,足足想了十八年之久,憋在心中異常難受,此時見劉徹問起,不吐不快的道:“過去,代郡還是一個國家的時候,北方有強大的胡人,南方與晉國對抗,東方與燕國對峙。為什麼它憑一郡之力不僅能與三國周旋,還能養老育幼,種樹耕田,倉庫稟實,使匈奴不敢侵犯,燕晉不敢攻擊?而今以陛下的威武,挾四海一統之利,卻不能阻止匈奴人?反而使匈奴人不停的南下,侵犯大漢疆土,屠殺大漢百姓、掠奪大漢牛羊、姦淫大漢婦女?莫非說大漢現在的國力還不如當初小小的一個代郡?”
說到這裡,徐勝利故意的停頓一下,抬頭見劉徹正在沉思,又道:“其實這中間的原因很簡單,匈奴人現在對於大漢毫無恐懼之感。正所謂,掃把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小雞不殺,猴子不會害怕。只有打他們一次,把他們打痛了打怕了,他們才會對大漢產生畏懼,不敢再犯我大漢邊界。”
劉徹點了點頭,道:“這麼說,你是贊成王恢的想法了?”
“臣舉雙手贊成,如果可以的話,臣願把兩隻腳也舉起來贊成!”徐勝利道。衛青插了一句嘴,道:“那不成了四腳朝天的王八了?”
“只要能把匈奴人打跑,莫說讓臣當王八,就是當龜孫也願意!”徐勝利笑道。
“可朝廷上的那些大臣們安逸慣了,一聽要與匈奴人戰,鐵定反對。他們會說,”劉徹站起身,學著即將步入墳墓的老頭形像,把節杖當柺杖,一手持仗一手不停捶打後背,咳嗽聲不斷的道:“咳咳……當初,高皇帝被圍‘白登’,七天沒飯吃,等到解圍之後,回到長安並沒有憤怒之心,尋求報復。而是以聖人的胸襟,以天下百姓為重,與匈奴人和親,到今天已獲得七世的和平。讓百姓們得以休養生息,家家戶戶糧倉稟食,過著富裕的生活。匈奴人既然已提出和親的策略,我們應該繼續和平下去,萬不可提出動武,使百姓再歷戰爭磨礪。”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徐勝利一直鄙視劉邦受了‘白登之圍’後不報復匈奴,卻走起了和親之路。不過,在劉徹面前不能詆譭劉邦,還得想盡辦法維護,道:
“高皇帝親自臨陣,身披堅甲,手執利器。從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始,轉戰疆場十數年,終使天下一統。他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戰至大漢的開國君王,戰功之顯赫已用不著靠報復來洗刷‘白登之圍’的羞辱,因為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大英雄而非一個儒夫。而且,那時的百姓歷經戰爭十數年,生活極度貧困,也需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恢復生氣。
如今,邊境不斷傳出警報,匈奴人入我大漢疆界如入無人之地,士兵們死傷累累,大將們也多有戰死。收藏忠骨英魂的柩車,於馳道上前後相望,場面讓人見了忍不住愴然淚下。懷有愛國之心的仁人義士,心中悲痛異常,恨不得生啖匈奴肉,渴飲匈奴血,在戰場人殺戮匈奴騎兵,以慰在天的英魂。古人云,戰場上欲取勝,天時、地利、人和佔其二便可。如今,時機對我們有利,佔了天時。馬邑在我國境內,又佔了地利。百姓們萬民一心,誓殺匈奴人以保大漢疆界平安,更佔了人和。天時、地利、人各盡佔,此時不出擊,何時才出擊。”
第四十三章 答辯 二
“好!”衛青忍不住大叫一聲,道:“徐侍中說的太對了,此時正是給匈奴騎兵一個教訓的時候!”
劉徹也被徐勝利的話打動,不過身為一國之君,考慮事情自然比衛青、徐勝利多些,不再依著少年天性裝扮成老頭模樣做一些可笑滑稽的動作,道:
“一定還有些大臣將如此反對,他們會說自古以來軍事攻擊的最高境界是我們飽食而敵人飢餓,我們嚴陣以待而敵人陣勢大亂,我們養精蓄銳而敵人筋疲力盡。沙場上交鋒,與其耗盡精力擊敗對方主力,摧毀對方守禦,不如靜坐不動就能使敵人疲憊。我們若輕率的發動攻擊,長驅直入,很難收到功效。如果以一個縱隊前進,一旦接戰,怕無法承受敵人騎兵所帶來的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