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不過王靜輝現在可是笑不出來了。雖然現在汴都開封的防疫形勢已經進入了他最理想中地全民防疫狀態,基本上可以說大局已定那是遲早的事情,與歷史上二百年後金朝統治下的汴都曾經發生過一次瘟疫爆發死亡超過八十萬人的恐怖數字相比,現在死亡人數還不足一千,這在歷史上也恐怕是頭一遭了,儘管每天還有數十人死亡,但防疫到了今天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這已經很讓王靜輝滿足了。
王靜輝之所以笑不出來,是因為現在汴都開封城中盛傳王靜輝是神醫華陀轉世,專門來幫助人們對付這次瘟疫的。沒看見前幾天王靜輝開的平民醫館居然一次就治好了二十多個瘟疫病人嗎?你見過城中別的醫館裡面有活人還能走出來嗎?
這樣的造神運動透過禁軍軍官傳到自己耳朵裡面後,王靜輝有些哭笑不得,不過現在平民醫館工作量又加大了不少,這倒是真的。平民醫館有瘟疫患者康復地訊息像插了翅膀的信鴿一樣,很快便傳遍了汴都開封,這裡已經成為汴都所有瘟疫患者康復希望的所在,甚至有些手眼通天之輩居然讓別的城區的患者也住進了平民醫館的瘟疫隔離治療區。
對於這樣的現象,王靜輝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也只有聽之任之,但他拒絕了要給這些走後門兒進來地病人予以特殊“關注”,為了防止二十一世紀時所遇到的那些歪門邪道的事情在自己的平民醫館中發生,王靜輝還特別宣告:任何人進入平民醫館都會得到同樣的照顧,不會有親疏有別這樣有損醫德醫風的事情出現。這也著實有些讓對方有些惱火,但無奈地是王靜輝現在是汴都開封風頭最勁的郎中。況且風聞他和潁王趙頊的關係非比尋常,在瘟疫肆虐的當口,也沒有那個不長眼的傢伙敢來觸王靜輝的黴頭。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現在已經進入十月了,由於汴都開封上下的都積極防治瘟疫,九月中旬這種努力便顯現了巨大的作用,再加上天氣慢慢轉冷,這一切都讓瘟疫肆虐的苗頭在慢慢平息,每天新傳染的病人和死亡人數都大大降低,民心也大為穩定下來。到了十月十三這天,破天荒的沒有死亡人數和新感染的人數報上來,這一好訊息使得陰沉了一個月的英宗趙曙的臉色也好轉起來,朝中大臣在紫宸殿中議事的時候,氣氛也緩和了許多。
可以說濮議讓百官初次領教了這個繼位後並沒有多大作為的英宗皇帝的手段和策略,但在處理這次汴都在這兩個月中所遭受的雨澇災害和瘟疫爆發上,朝廷百官再次領教了英宗趙曙的行事果決和比已經故去的仁宗皇帝更為強硬的手段,一些有心的大臣都開始注意到在英宗趙曙身上所發生的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而同樣關注英宗變化的也有王靜輝、惠壽宮中的曹老太太,當然遠在金陵丁憂的王安石雖然訊息不是很通暢,但他也在注視著英宗趙曙的一舉一動。
這一天王靜輝在得知這一好訊息後,也不禁的激動萬分,雖然瘟疫還沒有結束,但到了這一步開封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在發現瘟疫後,死亡人數在這樣落後的醫療水平下還能夠控制在兩千之內,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奇蹟。
但身為醫生的王靜輝還是非常客觀的估計了現在的瘟疫局勢後,然後給宰輔韓琦寫了一封信。在信中,王靜輝不著痕跡的拍了大宋高層統治者在這場災害當中所取得的成就,馬屁拍過後,他也非常鄭重的告訴宰輔韓琦:雖然現在防治瘟疫的狀況已經取得了大的勝利,而且隨著天氣的變冷,瘟疫肆虐的狀況也會受到逐漸變冷的天氣狀況的壓制,但還需要再接再厲,務必要盡全功,防止死灰復燃的事情發生,給朝廷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第一第六十八章 平息
這封信很快便到了宰輔韓琦和樞密使富弼手中,他們看過後就立刻傳到了英宗趙曙的手中。福寧殿中,趙曙坐在御案後看完信笑著對韓琦和富弼說道:“呵呵,這個才子似乎也學會拍馬屁了!不過信上說的倒是非常有理,畢竟人家現在也是名醫了,這次瘟疫要是沒有他幫忙還真不好辦,我看就按照他所說的去辦,先不要解除隔離措施,再等上段時間,觀察觀察瘟疫是否是真的被平息了再看,反正現在都走到這一步了,晚解除幾天不會有什麼大礙!”
御案下的兩位大臣躬身說道贊同,在一旁的潁王趙頊也稱讚王靜輝身為醫者可算得上是盡職盡責,這次瘟疫可算是當居頭功。而御案上的英宗趙曙卻又皺起了眉頭說道:“王靜輝在這次抗災防疫當中功勞不小,我聽說他除了捐出了三十萬貫給韓相疏通城內溝渠河道外,還有糧食、藥材等抗災防疫等物不可計數,我們應該怎麼賞賜他才好呢?”
聽潁王趙頊說完後,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