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很順利,估計下個月就可以回來了。 王靜輝已經沒有這麼多心思來考慮這麼多事情了,他現在正在搜腸刮肚的回憶他上大學時《基礎會計學》的有關內容,然後用古代的話把會計學的基本知識轉化出來寫在紙上,這是一個非常熬人的事情,但他一想起要翻閱的那一堆不知道寫得什麼的賬本,他就更加努力的回憶過去所學過的會計學知識了。 幸虧王靜輝自從來到這個時空後身體不僅變得更加強壯有力,連睡覺所需要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了。忙活了一夜雖然沒有把那本《會計入門》寫完,但也有了一個大致的模樣,就等以後幾天再和劉賬房相互討論一下補充完善後就大功告成了。 天一亮,王靜輝就帶著鵝毛筆、墨水和紙張乘馬車直奔校正醫書局,現在可是寸光寸金啊!醫書局看門的衙役被王靜輝這個變態一陣拍門聲給打斷了黃粱美夢,但也對他毫無辦法,只能開啟大門讓他進來。王靜輝看到睡眼惺忪的守門人也是歉疚的很,所以隨手給他五六百文的紙鈔,以後用到人家的地方還多著呢,自己剛來校正醫書局,還是各方面都要打點好才行。 看門人一見手中的錢鈔便眉開眼笑,連忙熱情的放這個新來的七品編修進來,並且讓看管藏書樓的人把書庫開啟,還給王靜輝送上一盞熱茶。這當中王靜輝少不了給他們一些茶錢,但現在他也是不大不小的一個富家翁,這點兒錢財對於他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能得到這些方便,他感覺很值得。 再次來到浩如煙海的藏書樓,王靜輝已經不像第一次那樣看書不講分類了,他也想“書閣下,白首《太玄經》”,但自己的精力實在是有限,需要他做的事情很多,所以昨天晚上他便制定了一個在校正醫書局近期工作綱要。 這個工作綱要是王靜輝根據校正醫書局在歷史上出版的中醫經典理論典籍,他著重於《素問》、《傷寒論》、《脈經》、《金匱要略》等書的修訂編纂。《素問》、《傷寒論》、《脈經》這三本書他早在去年平民醫館中就給寫出來了,基本上是後世的原作,也就是校正醫書局工作幾十年最終的成果,但他可不想就這麼拿出來,他需要再次參考校正醫書局藏書樓中藏書來對這些書進行修訂。 這可是個細緻活兒,好在王靜輝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看過的書就不用再次翻看查詢了,他讓藏書樓的管事找來一個矮几,把鵝毛筆、墨水和紙張擺在上面後就伏案寫個不停,間或站起身來遊走於藏書之中來查詢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個上午恍然而過,書案上寫滿字的稿紙也是擺放的到處都是。 正在他伏案疾書的時候,昨天給他領路的孫兆和一個同他一樣的年輕人來到藏書樓王靜輝所在的地方。孫兆從地上揀起一張散落在地上的稿紙,看過之後臉上滿是驚奇之色,又把手中的稿紙遞給旁邊的年輕人要他也看看,兩人都看過後都是很驚訝。 原來這個和孫兆一起來的年輕人便是他的哥哥孫奇,都是這校正醫書局的編修,他們路過藏書樓的時候,聽到管事說起昨天剛到這裡的王編修從天一亮便進了藏書樓到現在快吃午飯了還沒有出來,感到十分奇怪,因為王靜輝不過是這裡的新人,況且由於他是保薦過來的,所以對其用不用每天來這裡“上班”是非常寬鬆的,基本上也就是個閒職。他們兄弟兩人也想看看這個外界盛傳是神醫華陀的“第n代”弟子的王靜輝在藏書樓中到底幹些什麼,所以便一起進了藏書樓。 孫兆和孫奇都是現在的奉藥御中丞孫用和的兒子,家學淵源,兄弟二人對《素問》、《傷寒論》非常精通,最近也是打算修訂這兩本書,但他們從地上揀起的那張稿紙正是王靜輝對《素問》一書中的幾個需要驗證的疑點,這怎能讓他們不驚奇?其實在校正醫書局中各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名醫在其中工作是十分隨意的,一方面是因為校正醫書局是在去年才有宰相韓琦上書英宗皇帝成立的,現在還只是將皇家收藏的醫書剛剛歸類整理,還沒有到對其進行有組織的校對編纂;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名醫都有自己專攻的方向,所以來到這個校正醫書局也是各自為戰。 《素問》與《靈樞》合稱《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較為系統和完整的醫學典籍。兩千年多來,一直指導著中醫學的發展。直到二十一世紀,《內經》仍列“四大經典”之首,為學習中醫者的必讀之書,也是世界各國研究我國古代文明史、醫學史的重要著作。《素問》是《黃帝內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是中醫基本理論的淵藪,也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素問》的歷史王靜輝當然瞭解的清清楚楚,這本醫學典籍在中醫中的地位實在是高,所以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重新整理編纂《素問》。 在校正醫書局,雖然各位名醫研究方向不盡相同,但對於這麼一部中醫奠基性的著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