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頁)
教書先生時,便寫信給周敦頤請他來汴都講學,並把書院的來歷介紹給他。周敦頤看到蘇洵的來信後就二話不說趕到汴都王靜輝的華英書院來教書了。 聽到蘇軾說起周敦頤的來歷後,王靜輝突然想到蘇偶像的老爹蘇洵好像就是今年駕鶴西歸的,本來想著找個機會給蘇洵檢查一下身體的,不過這段時間忙著修訂醫書和向朝廷推薦構建城市防疫體系的事情,居然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不說蘇洵本來就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個,王靜輝還夢想著自己的《梅雪》編輯陣營中有著剩下的六個唐宋八大家來組成空前絕後的明星陣容,如果少了一個豈不是讓他遺憾死? 想到這裡,王靜輝便問道蘇軾:“子瞻兄,聽聞伯父蘇公進來身體不好,不知現在怎麼樣了?如果有什麼需要小弟幫忙的話儘管提出來,只要是在下能做到的必不敢推辭!另外子瞻兄也知道我是個郎中,對看病救人還是有些心得的,如果蘇公身體不舒服,我們等今天書院這邊的事情一了便到伯父那裡,怎麼樣?” 蘇軾聽後臉色一暗說道:“多謝改之還能惦記家父身體安康,不過家父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請過‘同安堂’的頭牌坐堂郎中許天易給家父看過病,不過那許天易說家父得的是不治之症——肺癆,現在家父身體更差了,每夜都無法安然入睡,痰中多帶血絲!想必改之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還是算了吧!” “什麼?!”王靜輝有些失態的說道,不過他馬上就從蘇軾的眼神中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把蘇軾拉到一旁說道:“子瞻兄,伯父的病真的到了如此地步了嗎?” 蘇軾有些悲痛的說道:“現在已經是越來越嚴重了!改之,你也是郎中,我聽許天易說你的醫術也很高明也許會有辦法,若能減輕家父的病痛,子瞻感激不盡!” 王靜輝聽後也沒有什麼反應,在蘇軾旁邊走來走去不斷的在思考著:自己手頭還有不到十五支青黴素,還有其他少量的抗生素藥品,但除了青黴素以外其他的那些抗生素數量太少,自己也不是抗著藥房回到宋朝,那點兒東西根本就不夠用。如果使用青黴素的話,就要看蘇洵命夠不夠大,對青黴素的反應如何了…… 盤算再三,王靜輝便不管華英書院的事情了,反正這裡有歐陽修之輩的文壇領袖在這裡抗著,多自己也不多,少自己也不少,他向歐陽修說明了一下要隨蘇軾回家給蘇洵看病,就勞煩他照顧一下了。歐陽修一聽立刻答應了下來,韓琦那裡他去解釋。王靜輝搞定書院這裡的事情後便拉著蘇軾上車往城中趕,先到平民醫館取出自己的那套吃飯的傢伙後就由蘇軾引路直奔蘇府。 在去蘇軾家的路上,王靜輝還詢問了蘇軾家中還有沒有人在蘇洵犯病之後有咳嗽現象,當得到蘇軾肯定沒有的回答後,他的心中還是稍微放心了些:這肺癆就是肺結核的俗稱,還分為開放性和非開放性兩種,開放性的肺結核可以透過打噴嚏等飛沫傳染,而非開放性的則不轉染。開放性的肺結核雖然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王靜輝最怕的便是蘇洵得肺結核連帶著蘇軾、蘇轍一鍋端,那可就麻煩了,雖然史書上說蘇軾兄弟還有很多年可以活,但也沒有說他們不是得肺癆死的。 經過一路奔波王靜輝和蘇軾終於到了蘇府,此時的三蘇還沒有做什麼大官,所以要比韓琦的府第可要寒酸多了,但佈置的也是極為有情趣。王靜輝這次是為了救人而來,也就沒有細細打量園林的優劣,跟著蘇軾就直奔後院蘇洵的房間去了。
第一第四十七章 人口販子(上)
第四十七章 人口販子 當王靜輝在蘇軾的引領下步入蘇洵養病的房間的時候,他才看到唐宋八大家中的第五位蘇洵正瘦骨嶙峋的躺在病床上休息,旁邊有個丫鬟在一旁服侍他。王靜輝看到蘇洵還在睡夢中,便阻止了蘇軾想要叫醒他的舉動,來到蘇洵的床前仔細觀察他的五官病態,看看旁邊痰盂中蘇洵所咳出的痰液,果然有一些血塊摻雜其中。旁邊的丫鬟把一把椅子搬到王靜輝身後示意他坐下,他也沒有客氣,將醫療箱放在身旁腳下,把手指搭在蘇洵露在被子外面的手腕上診脈。 不過在王靜輝給蘇洵診脈後,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心中疑惑的想到:“不對啊!蘇洵現在雖然病的很重,但遠遠還沒有到立刻要斃命的情況,要是按照現在的藥物調理治療至少還能夠撐一年左右,難道是我記錯了?” 蘇軾看到王靜輝在皺眉頭,還以為老爹的病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了,雙眼垂淚了。蘇軾流淚弄出了聲響,王靜輝回頭一看原來是蘇偶像掉淚了,心中馬上明白是自己在思考的時候面部表情一定不好看,所以讓蘇軾有些誤會了,立刻輕聲說道:“子瞻兄,我們到外面說話。”說完便拉著蘇軾向外面走去。 走到屋外,王靜輝對蘇軾溫言說道:“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