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1/4 頁)
舉薦嘛。這麼好的事情自然是要花銀子的,要不然誰有那份閒心思去舉薦?每一個舉薦的名額都是用銀子硬生生砸出來的。請地方學政吃吃花酒,互相饋增一些“儀程”這不叫狗私舞弊,而是叫做禮尚往來。
因為舉薦制度是面對全國各色人等。自然會被很多人盯著,也不是說光賄賂一下地方官就能上去,還需要在地方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知名度這個東西,同樣妥耍花錢。
就是為了打出自己的知名度,蘇大才子花出去的銀子好像九曲江流淌而過的水一樣,三天一個詩會五日一場酒宴,和當地的那些想過“風流日子。卻沒有能力的文人一起廝混了一年多,總算闖蕩出了“小東坡”的名氣來。
蘇世文的詩詞文章也就是平庸之作,絕對談不上什麼驚採絕豔,當然無法與送時的蘇東坡相提並論。文章不好不要緊,關鍵是為人做派要像當年的文豪,用文人圈子裡的話來講,這就叫“神似
所以蘇世文在花錢方面從不吝惜。每每和那些窮困潦到的文人相處之時,都是聲色犬馬縱情歡愉,至於花多少他根本就不在乎。
用那些吃著他的喝著他的文人們的話來說,這就叫豪邁慷慨,正是當年東坡居士的精髓,於是乎,“小東坡。的名頭喊的更響,在淅東一帶隱隱已是文人翹楚的架勢。
若是已經死去幾百年的蘇東坡這棟自己的名字被這麼一個平庸之輩這麼糟踐,只怕能氣的從棺材裡跳出來,,
蘇世文蘇大才子為首,帶著幾個貼身長隨和二十幾個淅東文人來到揚州,就是想好好的玩一玩樂一樂。小東坡”的名字若是能在揚州亮起來,完全有可能舉薦給朝廷,到時候前程似錦無可限量”
穿著錦繡的衣裳提著大把的銀子。在人群中招搖而速,那是紈絝子弟的做派。自淅東遠道而來的才子才不會如此這般的自落身價。
為了彰顯“文人名士”的身份。蘇大才子和淅東二十多個淅東 “才子”都是清一色的青布長衫,腰裡掖著詩袋子,一副潦到江湖放浪形骸的名士模樣。
據說當年的蘇東坡蘇大才子就是這個樣子,,
蘇世文等人從安江門而入,先是大大的褒貶了城門上掛著的那幾個。字。以顯示自己的卓爾不群:“揚州歡迎你,這是俗語俗句,據說是揚州府臺林大人的手術,我看這個林大人的文字也不過如此。只不過言語之中頗多尊敬我等之意,也是個知道尊崇文士的官員
“想一個小小的揚州知府能有多少才學?自然無法與我淅東小東坡
江此跟隨而來的文人純粹就是來吃白食的,蘇世文才是大金主。自然要拍他的馬屁。
“當年小杜居士的一句十年一覺揚州夢,傳遍天下,如今我等在這揚州城內,放能體會小杜居士當年內心的慨嘆
蘇世文哈哈大笑著說道:“諸位年兄年弟,我來過揚州幾次,若說這揚州,最盛的莫過於煙花二字,煙花三月下揚州之語斷斷非虛。弟閱遍籍冊,當年的楚靈王好細腰。漢成帝好掌上之舞。可這些早已淹沒在浩瀚煙海之中的典故我等已無緣親見,不過這揚州瘦馬是出了名的體態輕盈苗條,比之楚宮裡的細腰嬌兒。比之飛燕的掌上之舞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說揚州美女為了有個風流的體態,餓的走路之時都要手扶牆壁,如此嬌嬌弱弱想想就讓人心疼”
一干內心無比變態的文人早就聽過揚州瘦馬的豔明,想想那些風吹可傾一觸即到的美嬌娘,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卻不得不裝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嘴臉來:“自古人生如夢”中居士的十年揚州之夢做完了,才有後來的名動天下,蘇兄前途無量,自是要效一效當年的小杜居士了,”
“我輩本是詩酒味伴的不群之人。自然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蘇世文蘇大才子做出一副豪邁狂放之態,把小東坡”的架勢拿捏到了十分火候:“花在枝頭我等直管去折。若是落到無花空折枝的境地豈不遺憾終生?揚州這裡有個好去處。喚作翰香書寓的,不僅雅緻精巧,且有紅袖相伴。你我兄弟且去遊玩一遭,體味了與解語花共飲和軟香玉同對的風流,詩詞意境自然會突飛猛進,”
眾人都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平日裡嘴上念著聖人教誨,心裡想的卻是秦樓楚館美女嬌娃,一聽翰香書寓這個名字就是知道是什麼所在。有蘇世文這樣的冤大頭掏銀子,早就想去享樂一番了,面子上卻還做出一副聖人嘴臉來:“我等俱是聖人門徒。若是去那種煙花之地”
“年兄錯了,既是書寓又不是青樓,咱們這些做書生的豈不是正是去得?”
“是極,是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