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1/4 頁)
還不等林三洪敲鹽商的竹權。朝廷就已經發了明旨:嘉獎揚州府。
朱橡已經詔告天下了:揚州府報效朝廷兩百萬之巨,實為地方表率。特下旨褒獎。
至於那兩百萬是分三年報效上去的細節,朱林似乎是在刻意迴避,連提到沒有提起哪怕半個。字,只是反覆強調兩百萬這個數字。
顯然這是有帶動天下州府繼續給朝廷輸血的含義在裡頭。揚州確實是比其他地方“稍微富裕一些可揚州拿出了兩百萬的鉅額財富,其他州府就算比不上揚州,五十萬總有吧?五十萬沒有的話,二十萬總有吧?
因為朱林刻意隱瞞了很多細節問題。這就讓揚州的兩百萬這個數字愈發顯得觸目驚心起來。
一時間,人們彷彿大夢初醒一般,立刻就為揚州的富庶所震懾,流著口水猜測揚州的財政收入到底是怎麼樣巨大的一個數字。同時也把揚州府的官員罵的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安寧了。
揚州府再怎麼有錢,也不應該在這種事情做出頭鳥。揚州報效了兩百萬,那其他州府怎麼辦?皇帝的意思明擺著就是伸手要錢了,這不是把其他州府放在火上烤麼?
做官不是這麼個做法,為了一時討好朝廷而把天下的官員都得罪了。其中的利弊難道揚州官吏就看不出來?今年你出了兩百萬,國家再有什麼大事的時候你們還能出多少?
林三洪也沒有想到朱林會這麼幹,居然把揚州放到了眾矢之的的位置上,這種感覺確實不能用美好來形容了。偌大的名聲都已經嚷嚷出去了,影響不能說不大,就連漢王也來了書信,很隱晦的問林三洪:揚州是不是真的富裕到了這種程度?既然揚州能拿出兩百萬給朝廷。不如再提五十萬給漢王府,反正都是報效朝廷嘛。揚州連兩百萬都能拿出來,不在乎再多掏幾十萬吧?
上上下下都在盯著揚州的這點錢。真讓林三洪十分惱火,直接回書給朱高煦:揚州是真的沒有錢了。若是上邊再要錢的話,我就要賣老婆孩子了,,
尤其是那個老侍衛頭子,既然已經談妥了條件就應該回去交差了,可這個老傢伙根本就不想走,而是賴在揚州。據說是想看看四月佛節的繁華形勝,其實根本就是不放心揚州府,怕揚州的官員們拖著那點報效的銀子不給。他是在等著佛節結束,等著什麼時候把銀子攥到手裡之後才肯離開
雖然兩百萬這個數字實際上已經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揚州準備拿出來的也就是一百二十萬這個總數,但是這個數字同樣駭人聽聞。按照前些年朱元獐的北伐計算,等於是獨自支撐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略級軍事行動。
這是在透支揚州的未來!
既然前邊朱林已經做了暗示。林三洪也就不客氣,把六大鹽商召集過來,主題只有一個:錢!
朝廷如此訛詐揚州,讓林三洪惱火的都要抓狂了,好不容易得到了皇上加損的讓步,自然不可能把這個好處白白的送給鹽商。
盧總商依舊錶現出了財大氣粗的氣勢,每擔加三的損耗也是很實惠的條件,立刻就拍出了十萬兩來,只要府臺衙門需要,這筆錢隨時可以以現錢的形式送過來。
“十萬?。面對這個數字。林三洪把眼珠子瞪的好似銅鈴,很不客氣的說道:“盧總商,我知道你們這些賣鹽都精明過人,可你們未免精明的過了頭。每擔加三是什麼意思?你比本府更清楚吧?”
這種加損可不是臨時性的,只要朝廷沒有格外的旨意,就可以永久性的執行下去。而且加出來的這三斤鹽,都是純粹的利潤。等於是白送給鹽商的。這麼大的好處,只換十萬銀子,林三洪肯定不幹。
“本府確實是缺錢了,朝廷的欽使就在揚州驛館蹲著呢,拿不到錢就不走,你們不會沒有看到吧?”林三洪急赤白臉的吼叫著:“你們做生意的要賺錢,也得講點良心吧?你們若是能狠心看著我賣老婆賣孩子填朝廷的窟窿,我也沒有辦法,到那個時候本府若是真的急了眼珠子。什麼狗屁哪當的事情也做的出來。”
“十五”看林三洪這幅火急火燎的樣子,想想這個府臺大人確實是需要錢了,估計十五萬兩也滿足不了,一個鹽商急忙改口:“我們六家,幫府臺大人報效二十萬兩”
“良心啊,你們得講點良心吧?你們六家吃了肉,給本府留點湯喝不算過分吧?二十萬兩,每家三萬多一點。你們真好意思說的出來?你們吃碗米飯都要花銷五十兩,不錯呀,等於是本府到你們家裡討飯討了半年,還只給一碗米飯吃,你們是不是這個意思”林三洪把桌子拍的震天響,吐沫星子飛出去好幾尺遠,絲小小夏府臺大人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