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4 頁)
因為瓦圖部已經準備了幾天,早就已經在做疏散和撤離的工作,所以進展的還算不錯,可以繼續朝著東方撤退。
在部落聯盟當中,瓦圖部已經是比較靠東的了,又用了九天的時間才走過了六天的路程,越過了沙罕爾和穆穆車爾這兩個兄弟部落,,
因為大隊的百姓是撤退隊伍的主題,行進的速度極慢,已經被帖木兒的前鋒部隊給咬住了尾巴,,
帖木兒的蝗蟲大軍跨越如此遙遠的距離,本身就已經補給不足,只能依照傳統採用以戰養戰的方式,瘋狂掠奪追殺,希望能追上這一大群肥羊撕下他們的血肉餵飽自己,好撲向更大更強壯的目標。
而浩浩蕩蕩的草原“難民。已經撤退到了他們自己家的“後院”
庫爾庫曼的地盤之內。
再往東撤,就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將成為草原上的流浪者。
“各位”首領!”部落聯盟公認的精幹斥候郭沸烈帶著二十來個山民和幾十個跑的最快的蒙古小夥子,組成了最前沿(最後)的偵查隊伍,不時把身後追兵的情況報告給各部首領:“敵人距離我們只有兩天的路程,其前鋒會在今天傍晚到達這裡
“有多少人?”
“從他們展開的寬度來看,應該會有十萬人,只多不少。因為不敢靠近,有多少戰兵就不好說了
帖木兒的軍隊通常會攜帶大量的奴隸和掠奪來的人口,很難估計出其戰鬥部的規模。
牧民撤退的速度太慢,敵人迫的太緊,只能幹一場,遲滯對方的追擊速度。
現在已經是等於退到了後門的門口了。不論是出於撤退的需要還是出於意氣,所有人都認為應該在這裡打一場,並且做出了相應的準備。
“伏擊?在這裡?”老郭把嘴巴撇的象個爛掉的柿子:“按說這介。事情都是諸位首領拿主意,既然諸位已經絕對打一場伏擊,我就不應該再多話。可
郭姊烈在瓦圖王心中簡直就是用兵之大家,看老郭吞吞吐吐的樣子,說道:“郭勇士儘管直言,若有好的用兵方略
“別拿大話捧我了,有多少本事我自己心中有數老郭遙遙的用手指劃了一個大圈子,迎著風說道:“伏擊哪是那麼好打的?敵人又不是羊,怎麼會乖乖過來挨咱們的刀?要說用兵方略你們誰也別問我。我一個斥候能懂什麼方略?不過經歷的多了見的也就多了,沒有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
老郭用通俗中帶著粗俗的話語說的簡單明瞭:“帖木兒的蝦兵蟹將追著咱們可有些日子了,就是想把咱們一口吞下去。咱們得想到兩點,第一點就是順風順水的慣了。心高氣大,他們敢這麼玩兒了命的追趕就說明真的把咱們當成羊了。再有一個是這些烏龜王八不是死魚爛蝦,爪牙鋒利胃口很大。一路打到這裡,對於蒙古人的作戰當時早已熟悉”
“咱們在這裡設埋伏張口袋,那些傢伙也不是傻子,不會冒冒失失的鑽進來,弄不好還會被反咬一口。我這裡有條計策,成於不成的給諸位聽聽,”
“贊”。因為對於軍事指揮方面完全就是一腦子漿糊,林三洪從來也不對戰鬥和軍隊之類的事情做任何發言,免得誤事。可不懂兵不等於不戰鬥好歹,聽了老郭這條妙計之後,張口大讚道:“老郭你真是藏拙了,這麼好的戰術還說不知兵?”
“我藏什麼拙啊,這樣的妙計我想不出來。當年我跟著中山王(徐達死後追封的)北伐,攆鴨子一樣攆著著王保保的屁股到嶺北,就被這條計給坑了,一萬多弟兄剩下不到七百,我差一點就把小命丟掉”哎,這條戰計我
王保保也是元末的名將,當年讓遠征的徐達吃了大虧,和現在的形式有點相似,所以老郭立刻就想到了這條戰計。
眾部落首領皆贊此計甚妙。
“既然大夥兒都同意了,給我派點手腳乾淨的好手,兩百個騎兵,五百匹戰馬,足夠了。”
差不多經過一天的佈置,已經到了日頭西斜的時候。
如血一般紅豔的太陽顯得很大,無力的把餘暉灑到空曠的稀疏草原上。一望無際的蒙古高原,零星散落的大草甸子和水泡子,顯得份外寧靜。
幾隻肥肥胖胖的沙老鼠從隱藏在草窠子的洞口探出身子,滑稽的小腦袋四下張望。這種小畜生視力極差,根本就看不到百步之外的公牛,所以草原上在說別人目光短淺之時,都會把對方形容成“沙老鼠小傢伙笨頭笨腦的在洞口張望了一會,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動靜,倏的一轉身子,再次鑽回洞中。
夕陽的掩映之下,一隊快馬如追風一般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