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頁)
進來,只響眾人請過了安,蕭瑾璃才瞧了她一眼,便開口道:“我不過就是小半個月沒見你,怎麼你倒是瘦了一圈了?”
阿秀這幾日雖然有所消瘦,到底精氣神還好,便低下頭靦腆一笑:“有勞你掛念,不過就是前幾日染了風寒,在家裡養了幾天,吃的清淡了點罷了,如今已經好了!”
蕭瑾璃只笑著道:“那你得快些好才是,我哥就要回來了,若是瞧見你這般模樣,可不是要心疼了?”
阿秀羞得紅了半邊臉,孔氏便道:“你們倆有什麼話,私底下去說,在這裡也不嫌臊得慌?”
蕭瑾璃聞言,只忙笑著回過了趙老太太,帶著阿秀離去了。
田氏從趙老太太這邊請安出來,瞧見平日裡跟著二老爺的小廝今兒卻等在二門口,因近日休沐,田氏以為二老爺出門會客去了,便只開口問道:“今兒老爺沒出門嗎?”
那小廝只回道:“老爺說春試在即,這幾日賓客眾多,他接了好多帖子,都是這今日要來訪的人,所以今兒就不出去了。”
自從二老爺在那次洪災之後逃過一劫,皇帝嘉獎他治水有功,且又性格耿介,所以就擢升兩級,在京城當了禮部侍郎,如今三年一屆的春試在即,二老爺自然是忙得不可開交的。
78|第 78 章
林秀才在朱家的房子裡住了下來,恰逢原先的地主給他寫了一封薦信,介紹的京中熟人正是蘭老爺。 蘭老爺和林秀一見如故,且又得知兩人祖籍都在徽州,更是相見恨晚。林秀才得知蘭家有一個姑奶奶,是在許國公府做姨娘的,一開始也並未提及,還是蘭老爺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更懂得搭建人脈,且他這兩年生意,國公府的二老爺沒少參與,所以便提筆寫了一封薦書,把林秀才引薦給了蕭家二老爺。
所以這日侍奉休沐,林秀才便帶著自己的文章和拜帖,來許國公府見二老爺。
蕭二老爺平素耿直,蕭家雖然聖恩榮寵,但他自詡自己是正統科舉出仕的,所以對文章好的飽學之士很是厚待。因此看過了林秀才的文章之後,便大家讚賞,只命下人備了酒菜,兩人要在外院痛飲一杯,繼續探討。
林秀才貧瘠一身,如今三十七八才被人看重,更是感激不盡,自然不好推拒,便痛痛快快的就答應了下來,兩人在院外會客的偏廳喝了起來。
“林兄的文章審題沉穩、立意新奇,文風乾練,不是我說,就算不能位列三甲,中個二甲進士,應該不在話下。”蕭二老爺也是科舉出生,如今又供職禮部,對這幾年皇帝的喜好很是熟悉,有他這一句話,林秀才越發覺得此次京城之行,似乎有些眉目。
“蕭大人謬讚了,晚生只不過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窮秀才而已,不然的話,何以中了秀才十幾年,都考不上舉人,肯是文章不如人。”林秀才雖然心中欣喜,卻不敢表現出來,只自謙道。
“科舉取士,雖然說起來是憑真才實學,但依我看,這能從各地趕來京城的舉子,哪一個不是才高八斗的,所以能不能高中,除了文章之外,運道也是要有的,說出準林兄的運道就到了呢?凡是不能太過自謙。”
“這世上的事情,雖說如此,到底有這等有運道的人還是極少的,不然也不用這幾十年寒窗苦讀了。”林秀才飲下一杯酒,還是略略有些有心。
蕭二老爺便笑著道:“說起運道來,我們府上倒是有個好運的丫鬟,原先買了只預備給世子爺當個通房的,誰知竟是滄海遺珠,是恆王爺昔年在南邊打仗時候丟失的閨女,如今可說是享盡了盛寵了,我那侄兒原本就長的清風霽月,為了她不惜棄武從文,去邊關歷練了好寫年,為得就是等她長大。”
蕭二老爺和蕭謹言關係極好,他回京時候雖然蕭謹言已經離開了京城,但是從趙老太太的話語中,也聽出了些許端倪。且這兩年阿秀回國公府的時候,也曾和蕭二老爺有幾面之緣,蕭二老爺瞧了阿秀這模樣,便猜到蕭謹言好端端的京城不待著,要躲去邊關的原因,只怕立軍功是假,等著媳婦長大是真。
阿秀當年被恆王府認親,後來皇帝冊封為郡主,在京城也算是不小的新文,雖然林秀才並不知道內情,但是也依稀聽人提到過這事情,如今見蕭二老爺提了起來,只感嘆道:“這麼說來,這姑娘算是麻雀變鳳凰了。”
蕭二老爺忙道:“誒,話不能這麼說,她原本就是鳳凰,只不過誤入了麻雀堆而已。”
林秀才急忙賠禮說失言,兩人又閒聊了幾句,酒足飯飽之後,林秀才才從許國公府出來。
阿秀在蕭瑾璃的房裡做了片刻,果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