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4/4 頁)
~~~~~~~~~~~~~~~~~~~~~~~~~~~~~~~~~~~~~~~~~~~~~~~~~~~~~~~~~~~~~~~~~~~~~~~~~~~~~~~~~
“救援孔北海?”馬悍一臉“驚訝”的表情,實則已在意料當中。
“是,這是家母的意思。慈北遊之時,家中多得孔使君照應。而今黃巾圍都昌,孔使君有難,家慈囑慈必報此恩,城守……”太史慈面上為難,心下惴惴,畢竟他不再是過去那個單槍匹馬的遊俠了,他的一切與本次作戰無關的行動,都必須要得到上司,也就是馬悍的批准。可是,為了自家報恩之事,卻對整個作戰行動造成影響,這對太史慈而言,心下極為不安。
“大丈夫恩怨分明,有恩必報,有怨必索,子義乃豪傑之士,有恩豈可不報?”馬悍十足一副貼心大老闆模樣。
見城守並無苛責之意,太史慈心下暗鬆口氣,忙道:“慈並無連累我軍之意,若城守同意,慈願單人獨騎,入昌都面見孔使君,呈說厲害,請纓為將,率北海郡兵擊潰賊寇,以解北海之圍。”
馬悍笑而不語,歷史上太史慈的確是這樣做的,只是孔融空有滿腹經論,辯才無礙,於兵事卻一竅不通。更缺乏膽略,對太史慈的請求堅決不允。他唯一信任的就是援兵。外來的和尚才會唸經,最後讓太史慈衝出都昌。向平原劉備求救。結果三千救兵尚未至,黃巾暴徒已聞風而遁。就是這樣的烏合之眾,卻把堂堂孔北海嚇尿。
馬悍知道太史慈此行必難說服孔融,不過這樣正好,他要的就是孔融不敢打,否則,他還怎麼實施自己的計劃?同樣,北海他一定會救,無論太史慈請求與否。只是馬悍也一定得等太史慈提出來。然後自己概然允諾,這樣才顯得太史慈欠他一個老大人情。要收服一個人,不是趁人熱血上頭時納頭便拜就算完事了,而是要在此過程中,不斷示之以恩,結之以義,施之以惠,繫結利益,慢慢鞏固。最終使之徹底歸心。這種御下手段,混幫會的最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