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他們把坦克分散派給各步兵部隊使用,而不是使之集結起來,作為獨立部隊。而在曼尼亞邊境防線上,據情報顯示,曼尼亞人也沒有想到要用坦克來阻止敵人,而且作為後備部隊,離該防線還有好遠的距離。如果奧登尼亞軍能夠突破山區密林,繞到防線空隙背後,那麼曼尼亞人只能束手待擒。
海因茨聽著施泰因的分析,突然問道:
“以我軍裝甲部隊的坦克,可以穿越該地區嗎?”
施泰因拿出好幾份記錄,那是最近裝甲部隊在演練中的戰績與作戰經過。在演習中,裝甲兵可以熟練地操縱著坦克,穿過那些叢林地帶,而且行進的速度之快,令對手根本防不勝防。那是加勒特中將的意思,他是為了日後的戰事考慮,而命令手下部隊作如此練習。結果證明是可行的。海因茨點了點頭,半是自言自語的說:
“是的,加勒特也對我提起過,這方面我國的坦克是行得通的。”
接下來,施泰因又再述說方案的其它部分。當突破了曼尼亞邊境防線後,以裝甲部隊為先鋒,迅速突進其內地地區,直搗其首都,將其國內殘餘部隊趕入包圍圈內,再實行個殲滅。不用說,裝甲部隊也依然是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只有強調機動部隊的突破,才能為後面的軍隊開啟一條直通往曼尼亞國內的大道。海因茨抬起頭,直盯著這個陸軍的將官。
“您對於我軍的裝甲部隊就如此有信心嗎?萬一他們不能完成突進的任務呢?那樣的話,我方的進攻也將會以失敗告終!”
面對著他的質問,施泰因毫無懼色。“是的,我雖然並非裝甲部隊中的一員,可我認為,這支部隊絕不是他人所想像的那樣,只能用來作小規模的戰役和運輸之用。它的存在,足以撕破那些堅固的防線,既可以幫助友軍,同時又能獨立作戰,確實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隊!論機動性,它是陸地上的第一;論火力,它能與炮兵相媲美;論規模,在您的倡議下,如今我軍已經具備了可以獨立編整合群的坦克數量,這方面更不成問題!所以我請求您,首相閣下,再一次考慮這個方案吧。絕對不是為了我個人,而是為了奧登尼亞、為了我軍的官兵們!”
海因茨注視這個將軍良久,他又一次低下頭,看著這份計劃書。施泰因此時不能出聲,只能等待著對方的結論。終於,奧登尼亞政府的第一人看著眼前的施泰因,他開口了:
“將軍,您應該要知道,如今變更計劃,這是多麼危險的行為,而且還有可能使得我國蒙受損失。”
施泰因沒吱聲,他心裡一沉,但是接下來,首相的話卻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不過,作為個人來講,我非常欣賞您的作戰方案。並不僅僅只是具有想像力,而且可行性很高。我會和其他先生們商議的,我也很高興聽到您如此信任我軍的裝甲部隊。”
雖然沒有立刻同意,不過施泰因知道,首相這麼說,就等於是會再考慮接納他的方案了!這個結果比他原先想到的已經不知好了多少,所以能有首相的承諾,施泰因真的很受鼓舞。只是在沒有得到軍方高層的同意之前,能不能採用他的計劃,依然是個未知數。不過施泰因此行,已經為自己的這份方案爭取到了一個最有力的支持者——首相海因茨。有了他的首肯,實現該計劃也就有了希望。
日子,已經越來越靠近那一天了……
第三十四章 初冬的雪花(1)
雖然和上層的人不一樣,下層的官兵永遠是最後才會知道自己作戰的下一個目的地是那裡。不過那股緊張的氣氛,還是能讓他們感覺到接下來必有大事發生。與昂尼亞還有曼尼亞的關係越趨緊張,奧登尼亞與之的唯一溝通渠道——翁波里尼亞方面也不敢再出頭為它們說好話,剩下的,只是什麼時候撕破臉這個問題罷了。
對國內,奧登尼亞方面當然宣稱是戰勝國暗地裡協助周邊國家,對抗甚至入侵本國,以求團結民眾,共同聲討戰勝國的“不義之舉”。在勝利黨的號召下,各地宣傳戰勝國種種罪行的活動也在展開。同時,在首都奧登,那些原戰勝國駐該國的大使館,也遭到破壞,那些外籍人士也遭到驅逐。當然,戰勝國方面也是不甘示弱,從政府到民間,紛紛指責對方才是真正的侵略者。不過在軍事方面,它們之間似乎還算是平靜,沒有什麼大動作。然而只有軍事部門高層的人才知道,這裡面的平靜到底能維持多久。
而在空軍對曼尼亞的偵察中,發現其邊境集結的戰機中,有昂尼亞最新式戰機在內。根據這些情報,空軍部分析,昂尼亞表面上沒有派遣軍隊的意願,似乎是想打算守衛其本土,但實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