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在那裡,格特親眼見到他們的元帥,打扮成中世紀時期貴族的模樣,頭戴插著羽毛的軟呢子帽,身穿上寬下窄燈籠袖的繡著金線的上衣,下邊則是白色裹腿褲配著深色的毛線長襪,披著深綠色的呢絨斗篷,那架勢,十足的一個古代王公——而且是一個明顯吃得好穿得更好的王公。伯納特本人對自己的打扮十分得意,似乎已經完全把別人的目光都當成是一種恭維。
格特有一次看到如此打扮的元帥,站在一幅曼尼亞著名畫家莫尼的作品《聖母昇天圖》前凝視良久。看他那神情,似乎正在打量的是一處實景,而不是油畫。這幅名為描畫聖母實際上卻是描畫3個世紀前宮廷內貴族出遊的油畫,是伯納特最為喜愛的作品之一。空軍的頭號人物還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多麼美好呀!我是屬於那個年代的!”
換言之,在空軍部的大多數人看來,他們的元帥閣下實在令人為之氣絕。雖然下層的官兵往往都不會也不能對上級有過多的意見,不過在格特他們的心裡,如果沒任何想法,那隻能說是騙人的。在這種奇怪的氛圍中,格特等人結束了他們的這次一月之行,回到了他們的基地繼續飛行演練。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在他們走前不久,奧登尼亞的首相就來到凱瑟琳堡,在軍事大本營中展開討論要如何應對路德尼亞東擴的事宜。因為赫爾尼亞的陷落,使得路德尼亞的領土擴充套件到西邊烏里尼亞的邊境,這使得奧登尼亞政府大為緊張。在這次會議上,有不少將領對路德尼亞的軍隊實力表示懷疑,因為以赫爾尼亞這種小國,竟然也能讓路德尼亞損兵折將,損失了將近7萬人的兵力,實在令人無法釋懷。而反對者則提出,那是因為路德尼亞國內展開了大規模的政治運動,自己人打跨了自己人,而且軍隊內部的行動尤為激烈。所以他們會取得這樣的“慘勝”(外界對此次路德尼亞的戰果的稱呼),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看到路德尼亞實力減退,不過海因茨本人對它的懷疑依舊存在。除了路德尼亞,他還得把注意力放到不久前吞併布隆尼亞的行動上。由於這次行動遭到國際的譴責,所以曼尼亞和昂尼亞都派出特使,前來與奧登尼亞的首相商討要如何解決這次爭端。海因茨和他所信任的副首相埃默裡…瓦萊裡安,還有外交部長馬文…拉爾夫(Marvin…Ralph),都會在凱瑟琳堡會見兩國的特使。他們知道,對方這次來,不僅是要商議布隆尼亞的事情,而且他們更希望的是得到奧登尼亞的承諾,不要再向外擴張。因為奧登尼亞的實力提升,已經使周邊那些路尼裔人聚居之地產生了脫離本來的國家、重回奧登尼亞的意向。這個局面,才是昂尼亞和曼尼亞最不願意看到的。
6月24日,首相卡爾…海因茨在空軍元帥伯納特的別墅中,與自己的親信一起,接見了兩國的使節。由於這是秘密會談,所以除了這些高官以外,並沒有任何侍從在場,只有首相本人指名要他留下的軍事副官尤琛…弗萊德,以記錄員的身份,在一旁聆聽。在乾乾淨淨沒有燃燒著火焰的壁爐前,首相本人坐於寬大的真皮靠背扶手椅上,面向著昂尼亞和曼尼亞的特使。在他的右邊,是副首相和外交部長的位置,空軍元帥伯納特則坐在首相的左側。尤琛則坐在首相的側後方,在他這個位置,可以清清楚楚地觀察到每一個人的表情與動作。昂尼亞的特使雷蒙德,是外交部專門負責米德加爾德大陸事宜的副部長,他和曼尼亞的勒內大使一樣,都是由他們本國的最高領袖派來的和談使者。尤琛打量著他們的臉,心裡向自己說道:
“你們想讓我們改變主意,沒那麼容易啊!”
第十八章 骨牌效應(2)
在為自己的國家元首向奧登尼亞國王與首相本人致意後,雷蒙德就開門見山地說道:
“在不久之前,貴國又有了一件喜事,把布隆尼亞的民心也收入囊中。我想,首相先生您一定明白,這件事在外界所引起的影響。”
海因茨一向不吸菸也不喝酒,所以現在擺在他手邊小桌子上的是一杯只加了一點糖的咖啡。他放下杯子,雙手交握在胸前,似乎對對方的問題早已料到。
“先生,請允許我向您提出一個事實。那就是這次的兼併事件,並不是我們國家的入侵,而是布隆尼亞國內的民主勢力希望對政府加以改革,他們對攝政王的表現的不滿是由來已久的了。所以當局勢失控後,布隆尼亞向我國發來請求,希望我們的軍隊能給予幫助,所以我才會讓我計程車兵們冒著被人攻擊的危險,前往布隆尼亞,為當地解決爭端,恢復和平。”
海因茨看了看他的外交部長,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