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4 頁)
然對路軍這種作戰方式恨得咬牙切齒又十分不屑,但在奧軍的指揮官們,也依然拿他們沒辦法;與此同時,奧軍的軍官們,也不禁開始重新審視敵人作戰時那堅定的狠勁。
當前線的傷亡數字以檔案的形式上呈到仍然暫時在科斯佳洛夫城廓外圍的南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手中時,保羅·瓦爾斯特雙眼睜大,隨即又恢復了往常的神色。雖然沒聽見對方有任何驚訝的反應,不過在他身邊的副官確實聽見了上級口中發出過類似嘆氣的聲音。
“A戰區陣亡1020人,B戰區陣亡1500人,E戰區陣亡2000人,G戰區……1800人……”
集團軍總司令將視線移到另一份擺在小木桌上的檔案,那兒記錄著同樣是今天但另一翼戰區的傷亡人數。他在心裡做了個算數公式,換來更加沉重的臉色。
“只是一天而已。我軍就達到了八千人以上地陣亡數字。還不包括因為受傷而無法投入作戰地官兵……”
瓦爾斯特為人冷靜內向。因此內心就算有什麼想法或情緒。也很少表露在臉上。他向下屬釋出命令。調整軍隊陣形。以更密集地隊形向科斯佳洛夫市區內前進。務求徹底清除城中地守軍。同時。他又命令通訊員。聯絡第九裝甲集團軍。讓對方地火力為城中提供支援。同時儘快讓後方地盟國友軍固守陣地。該集團軍好早日趕來進行協同作戰。在命令一一發布完畢後。保羅·瓦爾斯特重新站在軍事地圖前。在那張鋪滿整個桌面地紙上。除了路德尼亞南部重鎮科斯佳洛夫周遭地詳細地形外。還有許許多多紅色綠色地數字和標記。即使是軍隊中人。但不熟悉作戰事務地人。恐怕也不能看明白這張地圖上地種種含義。
看著地圖時。瓦爾斯特向他地幕僚們說:
“我們地人必須前進到烏拉爾河北岸地河堤旁。佔領那兒地碼頭和一切可以渡河地場地。只有這樣。才能對北岸地敵人形成包圍圈。那樣一來。我們才可以將這些路德尼亞人部隊地主力。吃進自己地肚子裡。”
這是早在進入科斯佳洛夫之前。集團軍總司令部就制定好地方案。如果鉗形攻勢能夠成功。那麼路軍地主力就將又一次落入奧軍地包圍之中。對於這一點。前線決策層上下都深表認同。而要做到這一點。奧軍地“鉗子”就必須有力。而且前進地速度要夠快。在米德加爾德大陸地作戰上。奧軍部隊就是依靠著這種戰法。不知吃掉了多少敵人地大部隊。完成了最終地勝利。現在。科斯佳洛夫城內地路德尼亞守軍。又要面臨同樣地境遇了。
在科斯佳洛夫靠近城牆地空曠地帶。如今已經變成了眾多裝甲師地聚集地。由於城中地境況不明。加上道路狹窄不適宜坦克前進。所以那些裝甲兵們只能停留在這兒。看著城中火光沖天。雖然在這裡不會有路軍地突襲或是敵人空軍地轟炸。那些坦克們也可以像閱兵儀式上那樣擺放得整整齊齊。不過這並不能讓心急如焚地官兵們滿意。他們渴望作戰。而不是隻能留在舒適地後方蹺起腳享受。
第十章 茶杯裡的戰鬥(2)
離師指揮部不遠,有一處連綿起伏的高地,那裡是奧軍裝甲部隊作為屏障的地區。離那兒不遠,就是科斯佳洛夫的城區,如今那裡已經由自己人控制著,所以有一些裝甲部隊的官兵,會不時到高地這裡,眺望城中的情況。這一天,禁衛軍旗隊裝甲師的米歇爾·卡洛,與他的無線電通訊員一道,在這個高地上觀察城中的戰況。從望遠鏡中,米希看見自己人在移動,朝城區的街道左右逼近;也能見到那些依然躲藏在樓房內朝來者開火的敵人守軍。他的年輕的通訊員趴在高地的野草叢裡,一邊聽著城中的吶喊廝殺聲,一邊朝自己的車長說:
“中尉,要是我們能進去那裡頭,敵人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囂張!”
米希沒有回答,但他笑了一笑,表示認同。如果道路條件許可,他真希望現在就馬上衝入城中,與敵人展開戰鬥。要知道,現在在後方看著前線的自己人與敵軍日以繼夜地搏鬥,可自己這些人卻派不上用場,這當然不會令裝甲兵們好受。而且他們相信如果能夠讓他們的坦克加入戰鬥,那麼以坦克的火力和前進速度,肯定會讓敵軍吃夠了苦頭,同時也能幫助自己人減少傷亡。
雖然米希並不是軍隊高層的一員,但透過各種渠道,這些身處下層的官兵們,依然得知在城中的廝殺慘烈,我軍即使前進一步,也得付出上百人的代價。如此一來,他們自然更加坐不住了,不斷地向上級請求加入戰鬥。但無奈那些活躍在城中街道兩旁的路軍依然神出鬼沒,所以坦克一旦進去,也恐怕凶多吉少,因此指揮部仍舊讓坦克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