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1/4 頁)
盛惟喬覺得,這種情況下,孟太后就算不將小文氏母子都帶到馨壽宮來親自看著,至少也該把那位小皇子抱到跟前撫養吧?
如此有嫡親祖母保護與震懾,舒氏姐妹也未必敢在太后宮裡鬧出人命來,那位小皇子又怎麼會死的不明不白,以至於宣景帝年過半百,膝下兀自空虛?
如果說孟太后是個無所謂子孫的人,任憑這位小皇子在小文氏的撫養下出事也還罷了。
偏偏她分明很喜歡晚輩的,喜歡卻不保護好自己的孫兒們——盛惟喬也真是想不明白這位太后娘娘到底是怎麼個思量法了?
不過這種事情可不能問孟太后的親侄女孟歸歡的,這會只笑著說:“等會去了偏殿咱們玩什麼?我向來不學無術,更不清楚長安時興的遊戲,若有什麼鬧笑話的地方,你可不能只顧看熱鬧不管我啊!”
這話聽著是請求,實際上則是對孟歸歡方才“化干戈為玉帛”之語的回應了,孟歸歡暗鬆口氣,笑道:“咱們幾個除了十四妹妹之外,也都只是略識幾個字罷了!畢竟又不能考狀元,誰耐煩成日裡又讀又寫的?也就是十四她天性喜歡這些,所以一直跟著八哥的先生學著。”
說話間已經進了偏殿,一行人落座後,宮人沏上茶水,孟十四端起來抿了一口,就問不遠處一人:“上次的那本古籍……”
那宮女不待她說完就笑著福了福,說道:“奴婢這就給您去石渠閣取過來。”
石渠閣是皇室藏書之所,國朝初年的時候,因為戰亂的緣故,許多書籍流離失所,穆高祖登基之後,特意下令在皇城中修建石渠、天錄二閣,收藏書卷典籍,既是為了儲存這些前人心血,也是方便皇室與朝廷翻閱查詢。
之後的太宗皇帝,將二閣加以擴充套件,又傳旨舉國蒐羅書籍充實其中,可謂汗牛充棟,包羅永珍。
不過這地方的書雖然是舉國最多最齊全,卻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借閱的。
孟十四雖是太后嫡親侄女,由於是女眷的緣故,直接去石渠閣取書,難免為人詬病,卻是趁著在太后這兒的機會,讓太后的宮女去拿,如此藉著太后名義,外人就算知道內情卻也不好說什麼了。
盛惟喬看著,就覺得這孟十四還真是跟桓夜合說的那樣喜好詩書——不過左右她現在不打算湊過去跟這位攀談,所以看了幾眼也就收回了視線。
“十四妹妹要看書,你們呢?”這時候孟十二跟孟十三低聲商議了幾句,就問孟歸歡,“你們三個一起,咱們各玩各的,還是大家一塊擇個遊戲玩?”
孟歸歡就問:“玩什麼?”
“樗蒲吧?”孟霜曉興致勃勃的提議,“這天外面也不好去,就在這殿裡,能玩的有限,樗蒲好歹咱們六個人都能一塊上,其他的比如下棋什麼都是三三兩兩,沒什麼熱鬧勁兒!”
其實樗蒲一般都是三到五個人玩,六個人有點多了——好在也不是不可以,孟霜曉這麼說,想是看在孟歸歡的面子上,不欲將盛惟喬跟公孫應姜排斥在外。
孟歸歡看著盛惟喬:“你們會麼?”
盛惟喬點頭:“玩過,不過玩的不怎麼好。”
樗蒲之戲是前朝就有的,在長安風行一時,至今都不算衰落,是宴飲消遣的首選之一。南風郡那邊雖然因為離長安遠,受到的影響少,不似長安這麼興旺,但盛惟喬的親爹盛蘭辭當年來長安的時候沒少玩,返回南風郡後,偶爾得空,也會跟妻女玩上幾局。
如此馮氏跟盛惟喬都會,盛惟喬與公孫應姜的相處中也教過這侄女——畢竟也不是什麼刁難偏門到少數人才能理解的遊戲,公孫應姜稍微學了學就會了。
只是因為盛惟喬本身不好此道,公孫應姜一直跟著她,姑侄倆玩的不多,確實算不上高手。
“那正好!”孟十二高興的說,“我玩這個老是輸,你要是玩的不如我,以後我就專門找你玩!”
盛惟喬尷尬的笑了笑,說道:“行啊,輸不輸的我是無所謂的。”
——反正本囡囡也不可能跟你們長久相處下去!
——過幾個月就算咱們沒有因為政治立場分道揚鑣,本囡囡也早就回南風郡去了啊!
——到時候管你們死活!
她這麼想著,神情輕鬆的坐到了擺放樗蒲棋盤的長案畔。
這時候不只是她,孟家女孩兒,公孫應姜也都沒什麼負擔。
畢竟,只是玩樗蒲而已。
她們還不來錢……能有什麼壓力呢?
不過這種輕鬆愉快的氣氛,在半晌後,迅速的發生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