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部分(第1/4 頁)
趙適連聲道謝的去了,隔天盛惟喬派人去跟他說,盛蘭辭夫婦也說宜春侯不錯,他才徹底放下心來,著手準備嫁女兒。
其實盛蘭辭夫婦才聽說趙適預備將女兒許給宜春侯時是很反對的,說是:“當初他們家那個老太婆算計乖囡你的時候,那可是一門心思的把你朝死裡坑!甚至連咱們家,連蕤賓,都被她看的跟腳底泥似的!如今她這孫女兒倒是可以嫁給長公主愛子、欽封的侯爵?!憑什麼有這樣的好事?!”
馮氏甚至說道:“就姓秦的做的事情,活該她一家子都不得好死!”
但盛惟喬勸他們:“這事情歸根到底是咱們自己家裡的人起的頭,不然他們怎麼會有這個謀算咱們的機會?要說全怪他們也是沒道理的。何況他們這番算計到底沒能成功,趙三小姐馬上都二十了,卻還在閨閣裡做著女孩兒,想必這兩年趙家上下,包括她自己在內,也是心酸。如今好容易相中了一門親事,還要跑過來問過咱們家的意思,再三要咱們表態了才敢繼續,可見到底是受到折磨了。”
“既然如此,何不就此揭過?”
“一來到底是陛下的外家,尤其太后去的時候,陛下都沒回來見最後一面,固然看似對太后無情,到底嫡親母子,心裡卻未必沒有些情緒,只不過陛下素來擅長隱忍,不露聲色罷了!這會兒對趙家,不定就有些愛屋及烏呢?”
“二來則是我跟陛下如今身份不同往常,老是睚眥必報,也叫底下人暗自嘲笑我們小氣。這會兒趙家連婚娶之事都這麼看重咱們的態度,何況是其他呢?他們已經戰戰兢兢的過日子了,咱們還要不依不饒,豈非刻薄了?”
“倒不如大方一點,既在人前顯出咱們家的通情達理,又叫他們自己生出愧疚來,懊悔算計咱們!”
馮氏聽了就是冷笑,說道:“乖囡,你真是天真!那起子黑了心肝的東西,只會懊悔當初算計咱們算計的不夠狠,沒能成功!怎麼可能會有什麼愧疚?”
不過話是這麼說,二十四孝爹孃到底對女兒習慣了千依百順寵愛有加,罵罵咧咧了一陣之後,還是同意跟趙家的恩怨到此為止,只要秦老夫人等趙家人不再繼續作妖,他們也不再出手。
當然要是趙家不識趣……那就別怪他們連本帶利的算賬!!!
趙桃媗跟酈聖緒年紀都不小了,雙方的家長既心急,他們自己也未必沒有緊迫感。
所以雖然兩家門楣都很高,卻也是事急從權,在短短的三個月裡就走完了六禮的流程,要不是欽天監的人說今年都沒有對新人特別有利的日子,必須等到明年年初,只怕跟腳就要舉辦婚禮了。
由於日子的緣故,這親事暫時擱置了下來,但趙桃媗卻藉著謝恩的機會,頻繁的入宮來拜見盛惟喬。
盛惟喬一開始以為她是受了家裡的指使,專門過來跟自己拉關係的,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她聊著。
後來是趙桃媗自己受不了了,委婉問起容清醉的近況,盛惟喬才想起來曾經的許諾,趕緊召見底下人,詢問這人如今的下落?
第六十章 趙桃媗的疑惑
容清醉在長安一直就是聲名不顯,甚至還沒有被他害了一輩子的趙桃妝出名。
畢竟作為高密王膝下的嫡子,卻連王府都待不了,不管趙家對外給出什麼樣的理由,總歸難掩他被厭棄的真相。
高密王府擺明了權當沒有生過這個兒子,趙家雖然是把人給好好的養大了,趙家又不缺子孫,自家血脈都顧不過來呢,雖然沒有故意冷落的意思,但事實上能分給他多少關懷?要說多麼的上心其實也真算不上。
之前高密王跟孟氏分庭抗禮的時候,高密王這邊的人因為高密王夫婦的態度,對容清醉是視若無睹;孟氏那邊呢,倒是就此做了幾次文章,然而發現高密王夫婦根本不在意之後,也就懶得理會了。
就算後來他為了博取高密王的重視,追著靜淑縣主桓夜合去了碧水郡,然而既不曾抱得美人歸,還是帶著重傷歸來,大家談論了一陣也就拋之腦後了。
倒是去年由於孟歸羽打算捧他做儲君,才再次進入了眾人的視線。
不過孟歸羽畏罪自盡後,這人也隨之被人遺忘。
以至於盛惟喬都忘記自己答應過趙桃媗,在容清醉被處置之前,安排她去見一面的。
如今想了起來,使人去問,還擔心別叫這人給跑了,卻被告訴,說是早就被拿下詔獄,這一年以來都在裡頭呢!
盛惟喬這才放心,跟趙桃媗說:“陛下如今領兵在外,多少國家大事要處置,我看一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