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氣,欣慰的想,“還好我的大喬是錦繡堆裡養大,又大度又善良又可愛,大喬是絕對不會這麼對待我的!”
第四十五章 親爹到來
盛惟喬不知道徐抱墨的小算盤,送走這位世兄後,本擬立刻前往公孫應姜處,但轉念想到:“我方才是當著公孫小姐的面說要去見她小叔叔的,這會才回來,就去勸說公孫小姐,公孫小姐哪能不懷疑,是她小叔叔在我面前說了她的不是?”
換了盛惟喬處在公孫應姜的位置上,不管她是有心勾引盛睡鶴,還是當真傻到把半夜穿紗衣去小叔叔跟前跳舞當盡孝,得知小叔叔竟把這件事情跟陌生的姑姑說了,肯定會因為惱羞成怒,從此恨上盛睡鶴!
尤其盛睡鶴還不是公孫應姜的親叔叔——盛惟喬權衡良久,最終還是決定等一等,等過兩天,她爹盛蘭辭來了玳瑁島,自己再去找公孫應姜長談。
如此即使她們的談話以不歡而散告終,盛惟喬總可以去找自己親爹想辦法補救。
“我可不是為那外室子著想!”盛惟喬這麼想著鬆了口氣,隨即捏了捏拳,暗哼,“這是因為我如今自己也在這玳瑁島上,貿然惹惱了海主之女,怕對我自己不利——沒錯,就是這樣的!”
作好打算後,盛惟喬也就定下心來等待親爹的到來——雖然在她被盛睡鶴手下帶著出海的當天,盛睡鶴就給盛蘭辭送了鴿信,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盛蘭辭又過了五天,才帶著大批海船抵達玳瑁島。
他上島後第一件事自然是看望自己的掌上明珠。
公孫氏跟盛蘭辭合作多年,都知道他十分寵溺自己的獨女。
然而眾目睽睽之下,看他失態到把女兒一把摟進懷裡,幾欲老淚縱橫的模樣,公孫夙等人還是感到有點哭笑不得:畢竟盛惟喬是開開心心撲上去喊爹的,就這小姑娘那嬌弱的模樣兒,但凡有點什麼不好的遭遇,這會哪還笑得出來?
“聽說乖囡手刃了一名匪首?”盛蘭辭好不容易控制住情緒,才在左右的暗示下,邊擦著眼角邊笑道,“你祖父聞訊可高興了!直說你有他老人家當年的風範,不愧是我盛家之女!他老人家還當場拍板,等你回去,那柄御賜短刀就是你的!”
說起來盛惟喬作為一個典型的柔弱大小姐,卻會喜歡短刀、匕首這類正常大家閨秀根本不會感興趣的兵器,實際上正是受盛老太爺的影響——老太爺偏疼大房,盛惟喬作為大房之女,自然受到愛屋及烏,小時候常被祖父抱在膝上講故事。
而以老太爺的經歷,講的故事當然是十個裡有九個與北疆有關係,往往以“你祖父我啊當時大發神威,殺得茹茹那叫一個落花流水,斬首若干,救下了一眾同袍”結尾。
久而久之,盛惟喬沒生出恨不為男兒身馳騁疆場的志向,反倒對兵器駿馬產生了興趣——她打盛老太爺那柄御賜短刀的主意有兩年了,不過那柄短刀是盛老太爺平生最得意的物件,打定主意要在盛家子孫手裡代代流傳下去的,雖然疼孫女,但考慮到孫女終歸要嫁人的,始終沒答應。
這回老太爺忽然鬆口,真實緣故當然不全是因為盛惟喬“有他當年的風範”,最大的緣故卻是盛惟喬殺人之後連續昏迷了四天。
這訊息由信鴿傳回盛家後,盛蘭辭跟馮氏夫婦兩個差點沒也當場昏過去!
畢竟這時候一場高熱就能讓好好一個人沒了,何況是連續四天的昏迷不醒?
即使之後的鴿信裡說盛惟喬已經開始退熱,想必不會有性命之危了,盛蘭辭與馮氏仍舊非常緊張:“乖囡打小嬌養,連只雞都沒殺過,何況是殺人?這回竟然昏迷了這麼久,怎麼可能全是因為吹了夜風?必然是這孩子嚇壞了!”
照他們夫婦的想法,自然是趕緊找到女兒,好好的哄,用心的哄,努力撫平女兒的驚慌與恐懼。
不過這種思路卻被盛老太爺一口否決了:“這種餿主意,也就你們兩個這種沒親自殺過人見過血的人才覺得好!你們也不想想,喬兒殺人到現在都過去好幾天了,即使你們不在她身邊,睡鶴跟徐家小子,還有公孫氏,能不哄她麼?然而這麼哄了有什麼用?不過是暫時緩過來罷了,日後遇見類似的情況,哪怕是一次噩夢,說不準就又要想起來又要害怕了!”
如何安慰一個新手殺人者,盛老太爺表示自己經驗豐富,“老子當年在北疆帶新兵時,這種情況見多了——頭次上戰場的新兵,回營之後十個裡有九個半,會吐得一塌糊塗,手腳發軟,跟著就是通宵噩夢!那可是戰場,誰會哄他們?”
“老子都是告訴他們,他們不殺茹茹,茹茹就會長驅直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