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但這次過生辰的馮致仁雖然是馮家嫡長孫,卻跟徐抱墨同輩。按照雙方的身份差距,徐抱墨禮到人不到就很給馮家面子了。
所以馮家根本沒準備招待徐抱墨,現在接到訊息,不免覺得很為難,“按說世子親自到賀,這排場怎麼也不能小,否則就有怠慢的嫌疑了。然而致仁終究是小輩,他也不是整數的生辰,大操大辦卻不合規矩。”
這時候的風俗,家裡但凡有長輩在,做晚輩的即使已經子孫滿堂,也不會鄭重其事的大辦壽辰,因為這意味著提醒長輩:我都這麼大年紀了,你還不快點去死?!
往年馮致仁這輩人的生辰,與其說是為他們慶賀,倒不如說是一個讓外嫁姑姑們回家小聚的理由,也就是在偏院裡給他們擺桌酒席,生身之母親自下廚做碗長壽麵這點待遇——這種待遇招呼自家親戚也還罷了,招呼寧威侯世子到底有點漫不經心了。
索性馮家苦思冥想之下,總算想到了一個折中之策,“這回致仁的生辰不在家裡辦了,把丹桂庭包下來,由小輩們玩去!”
丹桂庭是宣於家的產業,不在郡城之內,而是坐落在城外著名的踏青勝地芳菲湖畔的一片桂花林中。
這地方非但大廚手藝極好,內外佈置也都頗具匠心,還有天香樓等知名勾欄的清倌人輪流在大堂奏演,亦可單點入雅間作陪。雖然這個作陪不能真的做什麼,但絲竹在側,美人執壺,也能活躍席間氣氛。
如果天氣好的時候,還能把酒席擺到桂花林間、芳菲湖畔:林間有丹桂庭豢養的數百禽鳥,皆羽毛豐麗,能歌善舞,賓客把酒葉底枝下,如在山林無人之境,塵世煩擾喧囂瞬間遠去;湖中則放置了大批錦鯉,每見人影,便聚岸求食,碧水紅鱗,交輝相映,顯得水愈翠,鯉愈豔。
……宣於家在個飯莊上花這麼大心思,價錢自然不含糊,能時常出入此地的,均是南風郡頂尖的富貴人。若非馮家出面,招待的又是一位侯世子,宣於馮氏都未必肯答應包場——馮家自覺這麼做既顯示了他們對世子親自到賀的重視,又不至於壞了習俗,可謂是兩全其美,考慮周到!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這天起早還是晴空萬里,但一行人抵達丹桂庭後,介紹、寒暄的場面還沒走完,就看天色迅速陰沉下來,烏雲匯聚,雷電翻騰,瞧著竟是要下大雨了!
雖然丹桂庭離郡城城門不到五里路,但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行人裡還有個只能乘車的盛惟喬,萬一拉車的馬中途失蹄,把這位心肝寶貝摔著碰著了,除了徐抱墨外的其他人估計都討不了好。
馮致仁跟宣於涉因此徵求了眾人意見,決定一邊讓丹桂庭開席,一邊派下人回城去報信:“如果這雨到傍晚還不停,那咱們就在丹桂庭暫住一晚,免得道路泥濘,出什麼岔子。”
結果這場雨還真下到了天黑都不見停息或變小的意思——城中三家是在晌午後就送了回信來,表示同意這番安排,但叮囑他們當心點,尤其注意別讓盛惟喬落了單。
“說起來盛三小姐跟沈家小姐到現在還沒有訊息嗎?”馮致仁等人聽了這話,自然明白,這是擔心盛惟喬步上兩個姐妹的後塵,莫名其妙的杳無音訊。馮家到底只跟盛家大房是親戚,對於二房之女,以及盛家的表小姐,既不熟悉,自然也不會很關心。
這會聽了盛家人委婉的提醒,才提了提,“怎麼會這樣呢?小姑父可是懸賞十萬兩銀子的,綁走她們的人就算仍舊貪心不足,好歹也該傳個訊息,好讓小姑父提價吧?”
盛惟喬聞言,神情黯然道:“說不準明兒就能有好訊息了呢?”
這話當然只是一種美好的希望罷了,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這姐妹倆很可能早在盛蘭辭掛懸賞之前就遇害了。
畢竟無論盛惟嬈還是沈九娘,都是養在深閨,鮮少拋頭露面的女孩兒,不太可能扯上仇恨、情債這類事情,所以怎麼想對她們下手的人,都是為了圖財。
之所以一直沒人揭榜,最大的可能就是姐妹倆已經不在人世,任誰都沒辦法把她們平平安安的送回盛府,一旦真相被查出,兇手還會承受盛家的怒火——所以才會瞞到現在都滴水不漏!
馮致仁他們也是這麼想的,此刻意思意思的安慰了幾句盛惟喬,忙轉開話題:“聽說表弟明年會考童子試?”
“不過觀場罷了。”許是知道盛惟喬這兩天因為牽掛沈九娘跟盛惟嬈,即使勉強代父母來賀馮致仁,心情到底不大好,盛睡鶴不欲徹底惹惱了這個嫡妹,今天倒沒像之前在宣於府那樣喧賓奪主,一直非常沉默,現在被馮家人問到,才淡淡一笑,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