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頁)
麼上心。
被叔父趙遒督促著,現在也才只有個秀才的功名——這年紀的秀才在尋常人家也算很了不起了,但在趙家卻不夠看。
無論秦老夫人還是趙遒,對此自是不滿,多次勒令他放棄丹青,專心課業,然而趙櫟平時脾氣還算溫和,但在涉及喜好的問題上卻毫不讓步,甚至一度鬧到要跟家裡決裂的程度。
也正因為鬧僵過,他到現在都快加冠了,婚事都沒定——家裡光顧著矯正他的努力方向了,根本沒空給他議親。
後來看他實在不肯改,趙遒怕逼急了這侄子來個離家出走,到時候不好跟兄長交代,只能按捺住脾氣,反過來勸說秦老夫人息怒。
而秦老夫人看到這個情況,也知道這孫子心思不在科舉上,是打定主意要在丹青一道上鑽研到底了——趙家大房有四子二女;二房趙遒夫婦膝下則有三子一女:三公子趙柏、六公子趙檮、小妾生的七公子趙篤跟二小姐趙桃妝。
趙櫟的其他兄弟不管資質如何,都是認真上進,努力於維持與傳承自家書香門第的門楣的。
所以趙櫟實在拗不過來,秦老夫人氣過之後也能接受,只是到底為他的將來牽掛:“小五不愛文章,就喜歡畫畫。然而古往今來,由科舉富貴者不知凡幾,由丹青而衣食無憂者,幾人?”
這是實話,很多丹青名家,在世的時候往往都是潦倒困苦,一生流離失所,連帶妻子兒女往往都十分落魄。
少數生前就發達的,有的還是因為他們是先考了功名再以丹青成名,又或者繼承了祖上的豐厚家產。
趙櫟沉迷其中,想不到未來,秦老夫人卻不能不替他謀劃,“咱們家謹記祖訓,雖然數代出仕,卻從不沾貪賄之事,是以積下來的一點東西,擱常人眼裡算是富貴了,在長安諸高門中卻也不算什麼。小五他們這一輩,不算女孩兒的嫁妝,單男嗣就有七個。即使兩個庶子分不了多少東西去,但剩下來的嫡子也還有五個。”
“小五不是嫡長子,他將來能分到的份額即使比庶子多,卻也必定有限。”
“這孩子的心思都沉浸在他那點喜好上,哪裡懂得經營之術?他又是個看到喜歡的畫作想方設法也要買下來揣摩的……這性子,實在叫我擔心,一旦我們這些長輩去了之後,孩子們分了家,各自過活,這孩子怕不幾年就要將他那份家產敗掉,往後豈不是就要過苦日子了?”
秦老夫人嘆道,“那盛家三小姐,雖然現在的家世差了點,但一來其兄這年紀就敢來長安參加春闈,可見是個出色的,往後孃家人也未必配不上跟咱們家來往了;二來她爹爹盛蘭辭致仕後傳聞專心祖產,現在已經是南風郡首屈一指的巨賈了——盛蘭辭寵溺妻女,對那庶長子反而不如對女兒重視,若能把她說給小五,倒也似乎不錯?”
葛媽媽會意道:“盛世雄是出了名的偏愛嫡長子,既然這盛三小姐深得盛蘭辭寵愛,只要她嫁給了五公子,往後若要打周大將軍名義的時候,還怕盛世雄不給咱們這邊盡力嗎?”
但她也提醒,“只是盛家這幾位公子小姐眼下都住在寧威侯府,而寧威侯夫婦膝下的兒女,也都是到了說親年紀還沒成親的。若是寧威侯府也打算同盛家結親的話,他們卻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老奴聽說,那寧威侯世子,可是坐著盛家的船來長安的。”
“我也就是這麼一想,也不是立刻就要結這個親。”秦老夫人聞言,微微搖頭道,“雖然小五因為不肯科舉上進的緣故,有些人家最出色的女兒就不大想許給他,但以咱們家的門第跟名聲,想跟咱們結親的人家多了去了,尤其小五還是嫡子!”
“這盛三小姐雖然長的好,家世也叫我滿意,但畢竟才來長安,具體的品行為人,還得觀察些日子,才好下結論。不然萬一娶過門才發現不妥,豈不是反倒害了小五?”
就朝前頭抬了抬下巴,“她那兄長今兒個不是也來了,正與寧威侯世子一道,由小三小四小五他們接待著?等晚上聽聽那幾個孩子的評價再說吧!”
葛媽媽聞言心念一動,說道:“盛家大公子跟寧威侯世子,都是為了趕考才來的長安。”
“終歸是我趙家家聲最緊要。”秦老夫人明白她的意思,平靜道,“如果這倆孩子確實有才,遒兒自不會因為桃妝這麼點子過節坑他們;但如果他們是那等華而不實之徒,遒兒也不會因為他們今日的登門拜訪徇私——我趙家如今的地位與清名,靠的是代代恪守祖訓、克己奉公、教子從嚴攢下來的,豈容糟蹋?”
【注1】金寨翠眉:綠茶,名字跟描述都參考了百度百科,我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