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1/4 頁)
但越往裡走,周圍陳設佈置越華美奢遮,就將這份蕭索完全沖淡了——許是臨近年節的緣故,馨壽宮到處張燈結綵,迴廊下彩絹連綿,像霓虹一樣逶迤過去,每隔幾步,都有一朵石榴紅錦緞紮成的絹花,花的種類不盡相同,牡丹、山茶、芍藥、玫瑰……均有人頭大小,底下還墜著金絲流蘇,即使在雪天裡,抬頭望去,亦是金光閃爍,華麗非常。
又有宮燈懸掛,供夜間照明,清一色的鎏金銅鏤雕萬壽如意樓閣式宮燈,做工精緻,用料考究,論價值更在盛惟喬於海上失手掉落的那盞木貼金嵌花鳥紋玉宮燈之上,現在這裡卻是五步就有一對,放眼放去,整座馨壽宮中怕不有數百上千只?
由於迴廊下沒有鋪地龍,所以每對宮燈之下,還擺了一對鎏金刻五福捧壽寶塔狀炭盆,上蓋銅罩,內中分明燒著炭,卻不見煙火,顯然是上等銀骨炭。這種炭色如白霜,沒有煙氣,難以燃燒,但燒起來之後就不容易熄滅,這麼一盆足以支撐一晝夜——迴廊不但沒地龍,兩側也未用琉璃之類的東西封住,不過掛了長及美人靠的氈毯罷了。
現在他們走在其間,只覺炭盆中暖意融融而來,因為迴廊未封的緣故,從氈毯之間吹入的寒風,非但沒有刺骨之感,反而帶來些許臘梅香與雪的清芬,且無氣悶之感。
盛惟喬姐妹也算是自幼見慣富貴了,但盛家的幾位當家人都講究享受而不沉溺,跟前這種奢侈到近乎窮奢極欲的場面,卻是她們以前都不曾見識過的了。
這會看的頓時有些目眩神迷——半晌後,田公公在一處臺階前站定,再次請罪後獨自入內稟告,她們方才回過神來,趕緊整理衣裙、調整神態,預備覲見。
過了會,一名綵衣宮女出來,對南氏福了福,和聲道:“南夫人,太后有請!”
南氏連忙謝恩,辰砂也及時塞過去荷包,不過這名宮女沒要,只笑著讓她們跟自己進去。
盛惟喬以為重重通報到現在,太后應該就在這正殿裡頭了。
誰知道卻不是——她們進去後,那綵衣宮女引她們朝正殿走了沒幾步,卻是一轉身,走到旁邊去了,沿著複道走了段,停在一座暖閣前,揚聲說:“太后娘娘,寧威侯夫人及諸小姐求見!”
少頃,裡頭有年長婦人回應:“太后娘娘請寧威侯夫人及諸小姐入內覲見!”
這時候門口的宮人抬臂打起金罽錦簾,讓她們進去,當然只是南氏、徐家姐妹、盛惟喬、盛惟嫵還有公孫應姜這幾個人:除了南氏因為是正經命婦有資格帶著辰砂入內外,其他人的丫鬟就必須止步了。
進門先是一股熱浪撲來——其實外頭也擱了炭盆偎著,並不覺得冷——但這屋子裡彷彿入了夏的時候一樣,才跨過門檻,額上就有要出薄汗的趨勢。
還好入口處的一架紫檀木座象牙鏤雕群仙祝壽插屏前守了三五宮人,見著她們,就伸手示意要替她們解下裘衣,掛到旁邊的鳳首透雕卷草花紋衣架上。
幾人這才轉過屏風入內,就見裡頭是一個不太大的空間,上首設了應景的紫檀邊座鏨胎琺琅四友圖寶座屏風,屏風前放著紫檀雲蝠紋寶座,上置錦毯,此刻正端坐了一位七十上下的華服老婦。
這老婦梳了拋家髻,釵環不多,只斜插兩支點翠金玉滿堂珠釵,戴一對赤金累絲嵌寶玉兔搗藥耳墜子;想是因為暖閣裡熱的很的緣故,就穿了件絳紫縐紗的衫子,底下是秋香色的留仙裙;若非束著的白玉金廂鳳凰牡丹中闊女帶非常人所能用,望去彷彿只是一個尋常的長者。
此刻口角含笑,面容和藹,抬手虛扶了一把,說著:“平身,賜座!”
南氏帶頭謝了恩,在底下落座後,宮人又捧上香茗,盛惟喬這時候才偷眼打量其他地方,先看到對面已經坐了四個錦繡衣裙的女孩兒,其中排在第三的,正是孟歸歡。
第一百零三章 孟家姐妹
孟歸歡是一早就笑眯眯的盯著盛惟喬了,此刻見她看向自己,嘴角越發上勾,對她露出一個可稱熱情的笑容。
但盛惟喬之前在樓船上的時候,被盛睡鶴提醒過,說丹陌樓外那一箭,八成是孟歸歡這邊弄出來的,如此這種笑裡藏刀的人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所以這會只朝她微微頷首,很快就轉開目光去打量另外的三位:
最上首、離孟太后最近的兩位女孩兒看起來年歲彷彿,倒似比孟歸歡還小一點。
其中上首的女孩兒一雙鳳眼狹長明亮,上翹的眼尾暗存嫵媚之餘,氣勢凌人,她沒有看盛惟喬這邊,只端坐座中,把玩著腕上的絞絲鐲子,雖然生的唇紅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