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部分(第2/4 頁)
影雄風依然,小王爺背影挺拔筆直,好孩子背影似青竹迎風,常大人撫面悠然:“國之棟樑吶。”
都知道他說的是自己孫婿,大家會意一笑。
直到背影離開這街道,常大人回過身,對韓世拓和韓三老爺含笑:“二位,進來再說幾句。”帶上客人,叫上兒子們,他們往書房坐下。
書房裡一爐薰香嫋嫋,看得出來常大人早就讓人準備,他的話也應該早就準備好。
韓世拓和同來的韓三老爺洗耳恭聽的模樣,接過小子送的茶,眼神也沒離開過常大人。
這樣的談話不是頭一回,但常大人滿面肅穆不肯有一絲的怠慢。不管是凝坐的身姿,還是沉沉的嗓音,都把他的認真也表露無遺,也似提醒在這房裡的人加意重視:“近來京裡往太子府中打主意的人又多出來,這鑽營取巧的人什麼時候都有。都說說吧,小袁壽姐兒雖用不到咱們幫忙,但做為親戚,咱們受惠頗多,也要有些準備的主張吧。”
韓世拓沒有讓別人的道理,在常大人的話落下去,搶先道:“叔父說的是,皇上不在京裡,眼裡看著太子殿下為大的人打不散烏雲似的,父親、二叔三叔和我也日夜憂心。張大學士雖出手,但還有一些……”
常大人打斷他,關切地道:“張老大人出手了?”
韓世拓笑道:“可不是。上一回您對我說過,都察院裡那兩個往太子面前獻殷勤,打算做文章的人是大學士門生,我怎麼會不對他說?正經親事是老大人的意思,當年他願意定親,我們願意讓他定親,後續為的不就是他能周護壽姐兒幾分?”
說到這裡把董大學士想了起來,鼻子由不得一酸:“董家祖父為這事大動干戈,不惜在忠勇王府勞神費力,後面和張大學士握手言和,為的是什麼,他老大人難道會說這會兒忘記了?”
常大人欣慰:“如此甚好,我說那幾家正興頭著,我聽到的風聲把女孩子好好打扮,卻匆勿定下親事,正疑惑不解誰人能打下他們,卻原來是恩師大人。也是,除去張大學士,誰能壓制住他們的家事。”
覺得心事去了一半,還有一半可以寬心。常大人暢快許多:“有張大學士肯出面,餘下的人你我儘可能對付。”
他報出姓名來:“這個,是國子監的人,我主管都察院難道是擺設不成?家事我雖管不了,查案也不如刑部,但查些**卻還不難。世拓,這個人你轉告阮二大人。”
韓世拓恭敬的應下。
常大人對韓三老爺笑:“兵部裡有人彈劾你,但是除去壽姐兒事情以外,我可不循私,你自己先有個防備就行。”
三老爺不以為意:“咱們一門心思只為壽姐兒,除此以外不必循私。循私這事兒,可對不住忠毅侯。”
大家一起點頭,要說大家成親戚以後,對袁訓愈看愈佩服的,是人家不需要結黨。早年前太子黨自成一派,是皇上親手組織,還用結別的黨嗎?
太子黨中的人也是不循私的,朝野上下盯著他們,只只紅眼睛,也沒法兒循。
新老臣之爭中,又盯著他們,皇上也沒法兒為他們公然循私。
袁家門裡的功勞,不管是袁訓的,還是執瑜執璞,還是加壽得太子專寵,都有光明正大的原因。
袁訓也沒有尋親戚們把殺人案犯輕判過,或為誰誰多走軍需過。至於互相提個醒兒,通個訊息:“你當差要謹慎,有人說你什麼了,”不過這些,如今天常大人對三老爺所說的:“有人彈劾你,你自己有數就行。”
這類的訊息,有時候衙門裡的雜役也能打聽的到。
至於是誰,三老爺也底氣十足:“不用明說,我自己知道。”
今天是為加壽來的,這樣的話只說到這裡,常大人幾句作註腳:“大概有人也許會說,我衙門裡知道的話提點給你們一句半句也叫循私,為了加壽本就是這樣。難道別人針對加壽,我知道了,還幹看著等別人得逞,最後一路殺到我頭上,這就叫不循私?”
傲然地一抬下巴:“老夫我辦事盡我所能公正,不設冤獄,不亂攀扯同僚,孩子們親事上沒有弄詭計,自問老夫還算過得去。”
大家輕蔑一笑,接下來又說了一回正經話,不過是怎麼為未來皇后加壽添磚加瓦,小心提防,傍晚前各自告辭。
常夫人挽留韓家用飯,韓世拓說家裡有祖母老太太纏綿病榻,能多陪她就多陪她。把費玲瓏帶上,先回自家。
費玲瓏是以準曾孫媳身份侍疾的人,出來前說過晚飯後送回,費家並不擔心。添喜在家,姑嫂玩上一會兒,一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