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著三姑娘,看書多;她是冷眼旁觀這兩個月,有她的一番見解。
“依我說,您不去的好。”
“這話怎麼說的?”邵氏嗔怪。
“這家裡的太太們心裡都沒有,您去說又有什麼用?”紫花苦著臉兒:“您還沒見看出來嗎?您送東西去,她們有哪一個是喜歡的?您見到她們總是和和氣氣的問候,她們全是冷眼,您就沒有看出來?”
邵氏笑了:“紫花丫頭,你對我一番情意,這我知道。”紫花道:“老奶奶,你這個人忒好了。”紫花說的是心裡話。
紫花沒跟邵氏以前,如果讓紫花挑選,紫花是不會挑中邵氏的。她也一直和家裡的人看得一樣,二奶奶過於軟弱,跟著她要受氣。
可真的跟過來以後,紫花才發現受氣的人就二奶奶一個,她對下人極好。她對別人極好。她對什麼人都好,除了對她自己的婆婆有微詞。
這麼樣好的一個人,對周圍的人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剝削……,永遠只想著對你們好對你們好,在紫花來看,應該讓所有人掬在手心裡才是。
可是,別人過的日子全都是一來一往的過招,老奶奶這樣的好,只會讓別人當成好欺負。扛不住好人的人,佔大多數。
紫花跟著邵氏受氣,都不是邵氏給的,反而是邵氏對別人太好,別的人給她的。紫花再不明白,也旁觀者清了好幾分。
“這個家又不是您的家,您白白地為著她們操心,姑奶奶還感您的好兒,但別的人可不管您是個可以相交的人。她們好也罷,不好也罷,別人都在看笑話呢。”
邵氏覺得感動,但她這輩子都是這樣過來,感動並不能開啟她的心結,她還是溫和地道:“為了掌珠,我對她們忍讓些,好一些,她們也會對我的掌珠好些。”又勸紫花:“你不用煩惱,總算我們跟著大姑奶奶住著,我喜歡呢,你凡事兒,把別人往好處去想。”
紫花心結,她不認得字,沒看過書,不懂得大道理,只在心頭迸出一句話,把別人往好處想,也得分個人是吧?
也得有個度是吧?
但是她沒有說出來,她剛才的話邵氏沒聽進去,紫花覺得再說也白說,而且又像和邵氏在爭。說到底她是個下人,和主人爭論總是不好。
紫花對能在邵氏身邊侍候,也是很感好運的。
……
帳帷低垂,小小燭光把帳上精緻草蟲映到另一面帳帷上去,寶珠咬住唇,正出神看著。
但她的耳朵,卻在傾聽袁訓說話。
“怎麼會這樣?”是寶珠先問出來。
她可以在宮裡不問,裝出一臉的歡喜;也可以在回家後不問,對著婆婆好似沒事人;但睡下來以後,這一方天地完全只有小夫妻。寶珠就忍不下去,抱住袁訓頭頸,哀怨上來:“當初出了什麼事情?”
袁訓半帶調侃的回答了她:“你問我,我又去問誰呢?”寶珠微嘆,表兇連他自己的父親都沒有見過,他又怎麼能知道這以前的事情?
寶珠就又道:“那去問問母親?”
袁訓還是溫和地道:“她又怎麼會知道?”不出他所料,寶珠微圓了眼睛,驚歎起來:“那是有多早,娘娘就不在這家裡?”
“應該是……。”袁訓沉吟著。他不是很樂意說這個話題,可寶珠已經親眼見到,總是要說上一說的。
袁訓就嘆氣:“是我父親三歲,還是五歲?他的手札在母親那裡,這件事情應該有寫在上面,但是具體的原因,卻是不能寫出來。”
寶珠就能猜測出箇中的辛酸內幕,她驚駭不已,瞬間想到自己身上。寶珠還以為沒有爹孃是最苦的,卻原來還有比沒有爹孃更苦的事情。
她伏身於袁訓懷裡,把一側耳朵壓在他健壯的手臂上,忽然為中宮哽咽了:“我不想聽,我們別再說下去。”
袁訓把她抱緊些,用下頷壓住寶珠額頭。有時候寶珠的善良,總是能打動到袁訓心頭最柔軟的地方。
他知道寶珠在想什麼,可袁訓此時,卻又很想說上幾句。
也許,是為自己沒有見過面的祖父母們辯解吧。
“當時家裡窮,你沒有去過我長大的地方,那裡出了城門就是曠野,和你長大的小城比都差得遠,”
寶珠仰起面龐,眸子裡閃動希望的光芒:“到處是田地不是很好,可以隨便種是嗎?”田地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財富,寶珠管著家裡的田產,曾想過今年增添幾畝田,卻發現京裡的田地不是一般的貴。
她聽到處處是曠野,想這不是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