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頁)
跨過長安的城牆。”
唐玄宗李隆基冷言道:“將軍無需多言。給我退下。兵是一定要爭,而你也一樣一定要給我守住長安。”
李隆基絲毫不相信哥舒翰的話。如果真能守的話,洛陽還不是一樣的丟了。要不是手中真的無人才可以用,又豈會重用哥舒翰等人。此時李隆基突然想起柴瑞。柴瑞在雲中郡,可以以區區萬人抵擋十多萬回鶻大軍的攻擊。而且回鶻大軍,準備的非常充分的情況下,竟然無法撼動小小的雲中郡。要不是有內應的話,雲中郡怕是打上一年,都還在柴瑞手中。
李隆基對於柴瑞在雲中郡的事情還是非常的瞭解。前線來的奏摺完全不是這回事,李隆基也不相信那些奏摺。那些人只會在誇大自己的功績而縮小柴瑞的功勞。李隆基所知道的真相,完全是李可馨口述的。
李隆基心理暗暗的想到:“如果柴瑞這個年輕人在長安的話,該有多好。”於是李隆基冷冷的看著自己身邊的高力士。
高力士被這冷眼看的莫名其妙,但是又不好問什麼。高力士不明白自己到底做出了什麼事情。
李隆基還是說了出來:“高將軍,你看看你把柴瑞舉薦到了劍南道上。現在我都無人可用。”
高力士這才明白,心理暗暗的不爽,“那個時候,你也沒打算重要柴瑞。要不就不會任命那個京兆尹。四年十任京兆尹。那個京兆尹,誰當誰倒黴。”不過不爽歸不爽,高力士對於李隆基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不如皇上下個詔書,急詔柴瑞回京。”高力士在李隆基耳邊低聲的說。
“好,就這麼辦。高將軍快去準備,要準備上等快馬,就是連夜奔襲也要儘快的把詔書送到柴瑞的手中。”
第一百五十章 哥舒翰
柴瑞一臉無辜的看著急詔。()
去還是不去?
柴瑞一時還無法抉擇。去,等於是去送死。柴瑞可不認為現在是正面對抗安祿山的時機。
不去,那就是抗旨。那也是死。
李可馨靜靜的站在柴瑞旁邊,此時的她非常希望柴瑞能夠回長安。不過李可馨也知道回長安太過於危險,又不太希望柴瑞回。
一個是自己的父親,
一個是自己愛慕的男人。
兩個人,她都不希望有事。
好吧,死就死吧。如果長安現在有事的話,自己益州也難保。安祿山一定會大軍南下橫掃天下。
柴瑞決定回長安。
柴瑞不是想回,而是不得不回。如果公然抗旨的話,老頑固杜甫肯定第一個來遊說自己。接著李白也會來不停的想說服自己。杜甫,一個憂國憂民的老頭,豈會看著大唐百姓深陷於水深火熱當中。李白別看一副狂妄瀟灑的樣子,每天都在那鄙視大唐官吏,諷刺李隆基,可是真的大唐有事的時候,反而會第一時間站出來。
這些人骨子裡就是流淌著忠君愛國的思想。
如果柴瑞不去,在他們眼中柴瑞馬上就變得和安祿山沒什麼不同,都是亂臣賊子。
去……
只能去。
高仙芝、哥舒翰二人對於柴瑞的到來,非常的反感。二人認為,這是對他們二人能力的質疑。
他們打了多少年的仗。
柴瑞才打了多少年?柴瑞的一生還沒他們在戰場上的時間多。論威望,高仙芝、哥舒翰哪個不比柴瑞高。想當年,哥舒翰在漠北的時候,上百人就敢衝進敵軍中斬落敵酋,一時間無人不知哥舒翰武藝之高。
自從王忠嗣被貶以後,無人再敢忤逆唐玄宗開疆拓土的心願。王忠嗣攻打石堡城失利,差點被唐玄宗斬殺。如果不是朝中大臣極力阻止,怕是已經死去多時。
而哥舒翰被委以重任,哥舒翰非常清楚當時的時局,吐蕃在西北還是強勢。他採取步步為營的方略,在青海修建神威城,把尖刀伸到了吐蕃軍的眼皮子底下。如此舉動,無異是在挑釁,吐蕃人當然不甘受制。於是吐蕃大軍乘著大雪冰封,攻陷此城。
唐軍奮起神威,很快奪回了這座橋頭堡。哥舒翰再建一座應龍城,與神威城互為掎角,在此城派駐了兩千人,戰勢由消極防禦變為主動進攻,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到了哥舒翰手中。唐軍節節勝利,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石堡城,為了奪回這個戰略要地,就算血流成河,唐玄宗也在所不惜。石堡城的地勢極為險要,只有一條山路通往城中,雄偉堅固,易守難攻,一向為吐蕃軍的前沿陣地,唐軍多次試圖奪回石堡城,都未能奏效,這次,唐玄宗勢在必得,將朔方、河東等地十萬多士兵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