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一些撤離,估計他還能撿回一條命,現下看來,他能不能活著都是兩說了。
不過他的死活跟自己是沒有什麼關係了,自己現下要做的就是跟在大軍後頭,叫幹什麼就幹什麼。
第二天,天色剛亮,明軍就已經做好了對這平壤城進攻的準備。原本就不算怎麼大的平壤城,一下子被四萬多的明軍包圍了,突然之間有種汪洋中的孤島一般的感覺。
魏剛並沒有參與主攻,所以他也靠不到前邊去,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整個戰場的觀察,因為他有望遠鏡。李如梅把他完全的放到了後邊,和輜重營混在了一起。此時魏剛身邊到處都是收拾鍋碗的輜重營軍士,當然還有的就是正在準備午飯的軍士。按照李如松的算計,這到了中午,就應該攻下這平壤城了,這時候,將士們正好用飯。
魏剛帶著幾個親衛,來到戰場外圍,站在馬背頂上,用望遠鏡看著整個戰場。雖然他看不全,但是區域性還是能看清楚的。
要說起來,這個時候的明軍,還真是一支多兵種混合型的部隊。別看倭國的武士們有火銃,但是他們沒有炮。而明軍最多的便是火炮。從最小的虎尊炮到最大的佛朗機,還真是五花八門,式樣齊全。火炮打起來那聲勢肯定是要比火銃厲害的多了。魏剛此時彷彿是在看一場電影,只不過這電影並不是虛構的,而是正在發生的,實實在在的。明軍的火炮打到了平壤城牆上,立刻濺起很多碎石子,把守在城牆上的倭國武士們崩死一片。這樣一來,倭國武士竟然不敢在這城牆上露頭了。明軍倒是挺諳熟這火器的使用,竟然還知道這炮火準備。
炮聲漸熄後,明軍的步卒們開始準備攻城了。雲梯什麼的都是不缺,只見步卒們扛著雲梯便向那城牆靠過去。不過那些倭寇也是頑強,頂住了最初的炮擊後竟然還能向這攻城的明軍步卒還擊。
就衝這一點來看,這些倭國的武士們也算的上是精銳的。只有精銳,才能在火炮的覆蓋下還能繼續戰鬥。畢竟,這可不是十九、二十世紀,這是十六世紀末。魏剛一邊看,一邊在心中評論攻守雙方的戰力。
守城的倭國武士明顯不是嫩茬子,見到明軍圍上來後,馬上各種守城手段都用了出來。往下邊澆開水、開火銃、放箭、扔石頭和橫木等等。反正能用上的手段都是用了,不過他們這些手段並不能阻擋住明軍的攻勢。雖然明軍一度有的部隊想要後退,但是在李如松當場斬殺一名後退的明軍士卒後,大家又都開始往前衝。李如松還派人大聲喊話,說是先衝上城頭的賞銀五千兩。
魏剛看到這裡,還真是對這李如松佩服起來,看來這傢伙能平復寧夏,還是有些本事的。殺伐果決,這是一個大將必備的素質,所謂慈不掌兵,便是如此了。戰場上,憐憫是要不得的,那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壞。
很快,明軍就攻破了小西門,然後其他各處明軍也相繼衝上城頭,魏剛不再看了,他知道,這平壤城裡的小西行長算是完了。
第一百零九章 建言
一早上開始進攻,還沒到中午的時候,明軍就攻破了平壤各處的城門。這仗打得實在是沒什麼懸念。
其實這也是明軍真實實力的體現,有了火炮,這個時代的任何堅城,估計都不能稱之為堅城了。若是沒有這些火炮,怕是明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即便以現下的四萬對那些倭國武士的一萬多,也是絲毫不佔便宜的。
要是在完全的冷兵器時代,李如松帶著的這些人馬,要想攻下小西行長守著的這平壤城,怎麼樣也要付出相當多的代價的。若是沒有計劃好的話,有可能還要載在這城下。畢竟,孫子兵法有云,十倍才圍之的。由此可以看出,冷兵器時代,攻城戰對於進攻一方來說,是何等的殘酷。要想攻下堅城,那基本上要付出很大的傷亡才能完成的。這樣的戰鬥對於一般的軍將來說那就是在考驗他的神經,畢竟,那是要看著自己的人不斷的死去,才能獲得的結果。一將功成萬骨枯,便是如此了。
但是現下大明軍隊內部已經有了火器,而且還不落後於這個時代,所以這攻城戰便變得容易很多。大明計程車大夫們雖然大多數都是隻顧著自己家裡那點利益,但是還是有開明的,他們時刻注意著這個世界,對於外來的事物,只要是有利於大明的,他們還是很願意接受的。這一點可是要比魏剛來的那個時空的所謂滿清強的太多了。便是此時大明軍將們用的火炮,在魏剛那個時空,一直都用到了滿清末年。洪秀全因為屢試不第,蠱惑廣西燒炭工們起來造反的時候,還用過被吳三桂埋在地裡的火炮呢。同樣是在魏剛的那個時空,歷史教科說都說那個硝煙的林則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