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有讓這幾個城池的兵力少於過五千。
在曾炩得到檀石槐可能進攻的訊息後,曾炩馬上就向這四個城市加派了兵力,使得每一個城市的兵力都達到了一個軍三萬人。
此時馬城的軍事主將是關羽,他率領本部第二軍三萬精銳駐守馬城。
檀石槐率領大軍來到馬城,一點時間都不耽擱,隨即開始攻城。他希望憑藉自己絕對優勢的兵力,迅速攻下馬城。
他很清楚,要是等曾炩發現他將幾乎是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到馬城城下後,曾炩一定會將附近城市的駐兵調集到馬城來。那樣,他想攻下馬城就難上加難了。
可是現在不同,首先,徵北軍不知道他在這裡聚集了二十五萬大軍,因為他派出了大約五萬的軍隊佯攻寧縣和廣寧,牽制兩地的徵北軍守軍,使得他們不能增援馬城。…====…
檀石槐一是為了趕時間,二是因為鮮卑人都是天生的輕騎兵,並沒有攜帶任何攻城用重型裝備,雖然他軍隊數量佔絕對優勢,但想要攻陷馬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檀石槐一面命人去砍伐樹木,趕製簡便的雲梯,一面派出使者到城下喊話,他希望馬城能不戰而降。
檀石槐知道曾炩遲早會得到他率軍突襲馬城的訊息,也知道曾炩一定會派雄兵悍將前來救援,更知道自己的這些將士與被世人喻為虎狼之師的徵北軍進行城池攻堅戰的話,根本毫無勝算,所以檀石槐不希望在馬城下遷延日久,最好馬城能在己方的壓力下自己投降。
不過,世上不如意的事通常十之**。檀石槐的使者才來到城下,剛要開口便被關羽給一箭射落下馬,城牆上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關羽望著城下蓄勢待發的鮮卑軍,眉頭緊蹙。他剛才之所以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是擔心對方的喊話會動搖己方的軍心,目前馬城的守軍只有三萬,而對方的兵力明顯超過了二十萬。在己方處於劣勢的情況之下,雖然自己這邊是精銳士兵,但是軍心還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檀石槐在得知使者被殺後,勃然大怒,當即不顧趕製的雲梯數量還不足,便命令大軍立刻攻城。雖然有謀士勸諫,但並沒有起作用。
鮮卑軍將士扛著剛剛趕製而成的數十架雲梯吼叫著朝馬城衝去。
鮮卑軍將士擁著雲梯迅速向城牆靠近,五百米、四百米……城牆上的弓弩手彎弓搭箭,注視著城下的鮮卑軍,緊張地等候著。
一百五十米。
“放箭!”,關羽虎吼一聲,隨即只聽見嗡嗡聲一片,密如飛蝗的箭矢弩矢隨之傾瀉而下。
一百五十米至二十米這段距離是守城方弓弩手殺傷力最大的區域,如果遠了,力道不夠,如果近了,弓弩手受己方城牆的影響,每次射擊都要探出身去,射擊頻率會下降。
箭雨沒入湧動的人流之中,隨即慘叫聲響起,正在湧來的人流就彷彿撞到了礁石似的頓了一頓。然後人流彷彿小了一點,仍繼續朝城牆湧來。
城牆上的徵北軍士兵不停地彎弓搭箭向下傾瀉箭雨,攻城的鮮卑軍不斷有人中箭倒地。不過鮮卑軍並沒有任人宰割,他們的弓弩手也在不停地朝城牆上放箭,城牆上的徵北軍士兵也不時有人中箭倒地。但就目前來說,徵北軍士兵是處在絕對上風的,畢竟他們在城牆之上,佔著地利。
雖說城牆上的箭矢給鮮卑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但鮮卑軍終究還是到了城牆下。
四十餘架雲梯先後搭上城牆,鮮卑軍計程車兵口咬著兵刃開始登城。就在這時,城牆上突然響起一陣轟鳴聲,抬頭一看,只見石塊檑木迸湧而下。
正登到半截的鮮卑軍士兵被紛紛砸落下來,在城下還沒開始登城的也被砸倒了一大片,現場是一片血肉橫飛。突然又響起了‘咔嘣’兩聲大響,原來是兩架雲梯被沉重的檑木給砸斷了,一個快登上城牆計程車兵只感到身下突然一空,隨即便連著上半截雲梯一起墜了下去,驚恐的慘叫聲在半空中迴盪著。
攻城之戰從一開始便進行的不順利,看著簡易雲梯一架一架的損壞,在後方不遠處觀戰的檀石槐不禁面色鐵青。
“大王,還是先下令收兵吧!如此倉促攻城除了損耗我們自己的實力外,沒有任何用處!”慕容風語氣焦急地勸道。
檀石槐臉色陰晴不定,好半晌後他終於重重地一點頭,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撤兵!”
隨即金鐘響起,正在攻城的鮮卑軍不禁鬆了口氣,紛紛快速從城牆下退走了。
鮮卑軍第一次攻城失敗了,城牆上響起了震天般的歡呼聲。
不過做為統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