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4/4 頁)
漢光武帝劉秀髮跡於南陽,建都洛陽,定宛城為陪都,又稱南都。劉秀和其主要將領(二十八宿)大部都出生南陽一帶,故南陽又稱“帝鄉”。
在黃巾之亂之前,南陽郡一直是大漢國的第一大郡,雖然黃巾之亂中,南陽算得上是重災區,但是這裡是袁閥的老巢,勢力雄厚。而且這裡多世家門閥,而且都和袁閥有著密切的聯絡。黃巾之亂雖然對南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但是並沒有對這些世家門閥造成多少傷害。
汝南郡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汝南射橋),領37縣。汝南郡周代屬於蔡國和沈國的轄地。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屬潁川郡。
這兩個郡都是人口過百萬的超級大郡。而另外的九江郡和廬江郡也不是一般的郡,同樣是大漢國的出了名的大郡。兩郡人口相加也是超過了百萬。也就是說,如今袁術控制下的地盤,人口到達了四百萬,而軍隊人數也是達到了三十萬,是僅次於曾炩的勢力了。
袁術勢力膨脹,但是他並不滿足。現在,他又將目光盯向他南方的鄰居劉表。
劉表的勢力在這一年之中也有不小的發展,而他良好的名聲也帶來了不少人的投效。這其中得到的幾員大將對其實力的提升最是關鍵,他們是黃忠、魏延、文聘和李嚴四人。此時的黃忠正值壯年,而魏延三人則是未到弱冠之齡,也就是剛好成年的樣子。雖然這三人都還只能算是初生牛犢,但是其勇武卻是非同一般了,而且都還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不過,劉表此人卻是不會用人,他重用的都是蔡瑁、張允、黃祖之流,並無大才。但是因為黃忠四人都是在他麾下,潛力還是不小的。
袁術決定聯合孫堅,一起攻打劉表。袁術告訴孫堅:前者劉表截路,乃吾兄本初之謀也。今表又欲襲江東。公可速興兵伐劉表,吾為公之助,同伐劉表。攻取荊南,吾取荊北,切勿誤也!
經過這一年多的修養生息,孫堅也算是恢復了一些元氣,兵力到達了兩萬五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