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持,謝謝!)
第十二章 定策
將領們都冷靜了下來,雖然勝利的希望很大,不過在勝利真正到來之前,那還只是希望,而不是事實,只能認真的對待每一次戰鬥,謹慎的應付每一個敵人,那麼,勝利才會由希望變為現實!
“主公,如果要引高雅蘭前來決戰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圍點打援!”郭嘉思考了一陣,最先提出意見。 。
“對,這次出征,初步戰術核心就是圍點打援!”曾炩拿起了沙盤旁邊的長棍,在沙盤上畫了一圈,說道,“唐就水(後世的小淩河)以東,從東面的大遼水的支流大梁水,到西面的渝水(大淩河)這片大平原,一直都是我大漢國在遼東的主要產糧區。而這其中,又以玄菟郡附近方圓五百里範圍為其最重要。這是高句麗一直想佔領的地區。探子已經查明,開春之後,大量高句麗人都將集中在這附近,至少會有數十萬人。而春季又是種植的最重要季節,這直接關係到了百姓下半年,乃至下一年的生活。因此,我認為,這次出征,對準了玄菟郡而去,以沿途儘量減少耽擱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殺向這片大平原。到時候,不管她高雅蘭在哪,想不想與我們決戰,她都不得不領兵前來與我決戰!”
“主公,那我們選擇這裡作為決戰戰場的話,就應該建立後勤補給線,到時候,就不得不將更多的兵力留在後方了!”
曾炩笑道:“這後方都是我大漢國的土地,是我驃騎將軍府治下,就是不留一兵一卒,也不用擔心什麼,難不成我大漢國的子民會造我曾炩的反嗎?”
眾人也是紛紛笑了起來。
曾炩問道:“張郃到哪裡了?”
呂岱回答道:“雋義已經到達陽樂了,但是因為沒有得到主公的允許,他並沒有進入遼東屬國。”
曾炩笑道:“看來雋義還是清楚我的想法的。”
眾人再次大笑。
曾炩問道:“那公孫瓚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呂岱回答道:“公孫瓚已經敗退到遼東屬國的治所昌黎,他的軍隊也只剩下不足兩萬了。現在,高雅蘭已經派人率領大軍圍住了昌黎城,正在晝夜不停的攻打。以我看來,在三天之內,昌黎城就會被攻破了。”
曾炩想了想,說道:“給張郃傳書,讓他馬上率領大軍,前往昌黎城,盡最大努力,將公孫瓚救出來。”
整個遼東呈現的是一副悽慘的景象。官道上到處是被殺的百姓和慘不忍睹的婦女的屍身,偶爾還有聯軍士兵嚎叫著攆殺著慌不擇路的百姓,悽慘的叫聲和瘋狂的叫聲扭織在一起,迴盪在遼東的天空中;各處烽煙升騰翻卷,初夏的烈陽在烽煙中暗淡失色。
在陽樂以東數十里的山林中,數百名驚慌失措的百姓正在沿著山林小道往西邊逃難,在他們的心中,西邊的遼西郡使他們的希望。
“兒啊!娘實在是走不動了!你自個走吧!不要管娘了!”一個拄著柺杖的老嫗氣喘吁吁地在山道旁坐下,臉色異樣的潮紅,神情渙散,她顯然已經累得不行了。她旁邊站著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此刻正一臉焦急的模樣。“娘,前面不遠就是遼西郡了;到了那裡,我們就安全了!”
老嫗搖了搖頭,“不行了!娘實在是走不動了!”
年輕人背對著老嫗,在老嫗面前蹲下,急聲道:“娘,我揹你吧!”
老嫗流露出悲傷的神情,“你揹著娘是逃不掉的!不要管娘了!你跟大夥兒快走吧!”
這時,一箇中年漢子來到兩人身邊,對老嫗道:“大娘,你就聽你兒子的話吧!若是你不走,他如何肯走呢!”隨即又道:“我和你兒子輪流著揹你,這樣也不會耽誤腳程!”
年輕人立刻看著自己的母親,眼神中流露出央求之色,一雙粗糙的手掌緊緊地握住母親的手掌。看到兒子的神情,老嫗的心登時軟了,嘆了口氣,點了點頭,然後感激地對那中年人道:“大兄弟,你真是好人啊!”中年漢子很質樸地笑了笑。
年輕人在中年人的幫助下將自己的母親背上。隨即幾人繼續上路,隨著惶急向西逃難的人流。
走了沒多久,“不好了!遼東蠻子來了!”驚叫聲突然在人流的後方響起。幾乎在這驚叫聲同時,慘叫聲便響了起來,還伴隨著馬蹄聲和如同野獸般的嚎叫聲。
正在逃難的百姓登時感到晴天霹靂在頭頂炸響,隨即現場大亂了起來,驚慌失措的百姓慌不擇路地往山道兩旁的樹林中鑽。
數十名高句麗斥候騎兵從後面攆上來,揮舞著雪亮的彎刀,所過之處,百姓紛紛被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