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1/4 頁)
說話時,敵船又近了不少,艦上唐軍已然眉發可見。劉副將問:“王爺,可要發射床弩?”
小石頭示意不必,遂走自船頭,高聲道:“來者可是端王爺?”說話間,他微凝法力,語聲不溢不散,逕往對方傳去。
李世昌立在船頭,聞聲愕然,他身為武將,也曾得名家指點。情知,此時江上大風飛揚,兩方之間雖然互視得見,但想如平常那麼說話,若無渾沛的內力真元輔助,決計不能。何況,小石頭飄灑佇立,言來從容,沒有半絲吃力費勁。這等樣的實力,若在江湖行走,也必是一等一的頂尖高手。
心想,這傢伙果非尋常。傳言說他一人一刀在百萬軍裡縱橫披靡,多半非虛。又自尋思,幸喜自己狠下決心,決意在江上伏擊於他,否則,待他到了陸上,再想要戕,怕是千難萬難。他捫心自問,倘自己用勁回話,決計傳遞不過去。教人笑話事小,若打擊了士氣無疑糟糕。當下直是冷笑,並不開口。
瞧他不語,小石頭調侃道:“人說端王爺忠義高節,又謀算千里;本王來前,向風慕義,實如傾陽葵藿。殊不知,本王至誠待你,你卻詭計害我?哈哈……可見端王的高節風骨,不過人云亦云,欺瞞世人而已。”放聲大笑了片刻,又道:“今日本王中你計策,原也無怨。可連話也不說一句,不免令本王齒寒。”
這話一說,但凡聽到的唐軍無不憤慨。
要知,小石頭在周軍裡有多大威望,那麼李世昌在唐軍裡也有多大威望。兩者皆是軍中魂,營中膽,受軍士擁戴。劉副將機靈得緊,待小石頭話落,立時哄聲響應,大喊:“端王爺卑鄙,乃南唐第一無恥小人。”跟著,千餘震北軍也自大嚷大叫。
唐軍不服,不過李世昌治軍嚴謹,若無他下令,斷不可隨意出聲。是以,只得在那粗著脖子漲紅臉,摩拳擦掌地暗想,眼下讓你們囂張會兒,稍後就教你們這梆北豬曉得爺爺們的厲害。
周唐兩國水軍交戰無數,周國邊域遠至大漠,更囊括大片草原,軍中戰旗也多以狼纛或熊纛為主。在剽悍的周軍眼裡,唐人不過是在江南水鄉,享用肥草的羊兒。相反,南唐以文治國,崇尚仁義,作戰悍不畏死的周軍,卻被他們貶稱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胖豬。
李世昌原想一言不發地即刻命戰艦擁上,省得夜長夢多,另有變化。但被小石頭數語擠兌,倘不還一句,倒顯得自己確實理虧。迫於無奈,揮手命艦船駛近。
至一箭之距外時,戰艦緩止,李世昌揚聲道:“趙王爺生得好一張利口。世人曉你刀利,不想你口舌之利比刀勝過百倍。”他氣力不及,這句話喊得誠然響亮,但在江面大風裡,依舊微弱無比。不過小石頭神識靈敏,存心想聽得話,縱連江底魚兒的吸水聲也可清晰入耳。
當下抱拳笑道:“呵呵……端王爺過譽了!”又道:“端王爺來此,可是想取本王的性命?”
李世昌暗道一聲:“廢話!”口中說道:“兩國交戰,兵不厭詐!趙王爺乃東周棟樑,又是二十萬震北軍的大帥。今日若歿在此處,想必對東周打擊不小!本王為了大唐萬民,為了皇上,犧牲些小小名節,也在所不惜了。”
他心知,自己伏擊小石頭,可謂卑鄙。畢竟小石頭是東周使者,此番前來,無論是好是歹,均代表兩國邦交。但震北王的名氣實在巨大,又是大周百萬大軍的軍魂。若自己擊殺了他,先不論如何,反正對大周軍計程車氣,必然打擊甚大。此刻兩國交戰在即,自己連生死都不懼,至於什麼名節或義氣,在國家利益前,一概全拋了。
小石頭道:“王爺的打算是不錯。但你以為本王是如此容易殺的麼?”
李世昌道:“你只兩艘樓船,本王這裡戰艦上百,甲士萬餘,除非趙王爺勒生雙翼,否則,固然你百計千心,也惟有安坐待斃罷?”
小石頭嘿嘿一笑,道:“那好,王爺既然胸有成竹,那咱們便手底下見真章。”
見他嬉皮笑臉,李世昌心頭打鼓,但想,目下明顯是我實力佔優,倘若他真能逃出生天,或者有翻雲覆雨的本事,我也認了。只怪蒼天不佑我大唐。念及此,大手一揮。與此同時,百艘戰艦擂鼓隆隆,吶喊四起。繼而,十數條蒙衝攻擊艦,當先疾駛;後頭又跟著數十艘先登快艇。
這當口,劉副將暗自埋怨小石頭話多。前時,敵船未近,若應了自己的計策,此刻不定已然脫險。然王爺非要與敵方說上兩句。眼下,敵船眾多,己方的兩艘樓船縱然威大,但被圍得水洩不通的境況下,怕也好景不長。他倒不是擔心自己安危,實在是震北王爺擔系巨大,他寧願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