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3/4 頁)
出一陣箭雨,密密麻麻足有數丈方圓,逕向那漢子罩去。
與此一刻,蘇眉與雷倩回首,待瞧清來者後,禁不住失聲驚叫。來者非是別人,正是蘇眉的丈夫穆淳風。冰清和龍兒俱不識,本也不以為意;但見雷氏姐妹焦急而喊,情知來者必是熟人,不禁為之焦慮。
其時,自穆淳風由遠處奔來一刻,小石頭便已認了出來。只念及,當日割袍斷義之絕裂,心知自己若上前與之招呼,多半也是熱面遇著冷腚。待劉副將上前相圍,他也知憑穆淳風的本事,六名震北軍決計擋不住他的腳步。但此刻,由於誤會所致,老王爺令弩箭手發射,他曉得,自己若不出手施援,穆淳風勢難倖免。
當下跨前一步,雙手一圈,那漫天箭雨倏如遇著天地磁力,俱往他手心湧來。囿於箭支發射極多,這麼一攏合,居然互碰互撞。有的遇力斜飛,有的著力墜落,但他此刻雙手所圈的範圍內,皆佈滿了陰柔的太素神力。任弩箭橫衝直撞,竟脫不出那無形的氣罩。
餘裕,弩箭去勢逐漸消失。
小石頭雙手朝地一按。只見滿空弩箭好似由天傾落,丁零當啷地落了一地,堆一小山。比之人力堆布尚要齊整多多。眼尖者,稍稍一數,不免駭然,這堆箭弩,少說不下百支,竟被他一人之力,輕而易舉,翻手而阻。這般出神入化的功夫,比適才由馬背飛起,還要來得教人吃驚。
這時節,小鎮大道出奇得寂靜。近處的眾多百姓以及鎮南震北百餘軍士,人人目瞪口呆,難以置信,適才所見竟是人力所及之事。發覺這裡寂然,後面的軍士以及前方的百姓,自然悄聲詢其故。待聞如此怪事,無不愕然怔忪。
也不知是誰最先喝彩叫好,跟著,便有人大叫:“大周萬歲,鎮南無敵……大周萬歲,鎮南無敵……”
千餘震北軍眼見王爺大展神威,更是興奮得無以復加,抽出長刀,齊聲大喊道:“北風,北風……”他們人數雖少,但個個由鐵血裡掣馳而來。剎那間,竟給人一種朔風起兮,北旌捲揚,鐵騎燎原,摧枯拉朽的悍猛氣勢。
至此刻,即便再傻的百姓也知曉,原來那大展神技之人竟是鎮南王的外孫,號稱大周第一勇士的震北王趙巖。霎那,不管有沒聽過傳說之人,頓又大呼:“天降震北王,佑我大周!天降震北王,佑我大周!”
歡呼裡,百姓紛紛俯身叩首,如膜拜神靈一樣,向小石頭大行其禮。固然他們長居南方,但三代戍衛北疆的震北忠義之名,也是耳聞已久。何況,前時小石頭火燒唐軍,威震洛陽的傳奇故事,正在街頭巷尾,沸沸揚揚。此時親眼見其人,任他是善良百姓,還是平日爭勇鬥狠的痞子,無不恭敬有加,生怕自己在大英雄的面前失了禮數,又怕自己恭謹不夠,難以表達出心中的敬意。
種種因素迭加一起,竟造成這般熱鬧場面,也是小石頭始未料及之事。
眼見百姓均朝自己叩首,其間甚至有白髮蒼蒼的老者。小石頭恐慌不安,忙道:“鄉親們,你們起來,本王不敢當啊!”見言語說出,百姓熱情不減,依舊跪拜連連。不禁愈發慚愧,索性跪下,“嗵嗵嗵”連叩三首,道:“鄉親們的大禮,本王愧不敢當。”
有百姓高喊,要小石頭起來。但小石頭執意,非要百姓起來後,自己才肯起來。
眼看雙方犟上來,鎮南老王爺哈哈大笑,他見外孫兒這般大得民心,心下著實喜暢。不過又怕今日之事,萬一傳入京中,定教那仁秀帝深為忌憚。當下命軍士們上前,攙扶起百姓,跟著躍下馬背,親自過去攙起了小石頭。道:“巖兒,看見沒。你知道百姓何以會對你這般尊敬?”
高子寧在旁道:“爺爺,我知道。”
老王爺一笑,道:“哦!?那你先說說。”
高子寧道:“表哥一家世守北疆,為我大周戍邊平蠻,功蓋天下,百姓自然記得住。而且,表哥勇名盛著,百姓們知道震北軍未因姑父逝世,而弱了勇猛,自然歡喜。”
老王爺捋須笑道:“你前半截說得還不錯,後半截話未免有……哈哈……”笑著,又道:“巖兒,你說說看。”
小石頭道:“孫兒在想,將軍勇猛固然必要,但最緊要的還是忠仁,對國要忠,對民要義,只須做到這兩點,孫兒相信,任何一位帶兵的將軍均能受到百姓的尊重和敬仰。”他說這話時,不遠的穆淳風卻自撇嘴斜眼,意示不屑加不信。
老王爺點著頭,笑道:“不錯,不錯,巖兒說得好極。與老夫所想,不謀而合啊!呵呵……”又對高子寧道:“寧兒,聽見你表哥的話沒?將軍勇猛固然必要,但忠仁二字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