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1/4 頁)
高子寧道:“他也算英雄,卑鄙地遣大軍伏擊表哥你,這樣的人怎配英雄二字?”
小石頭一笑,不想再說什麼。然高昆回過身,道:“寧兒,這你就不懂了。李世昌派人暗算巖兒,其意無非為了剪除我大周的良將。儘管此舉稍嫌卑劣,但他一來皆出於為國,並沒半點私心;二來,周唐兩國原在交戰,且南唐始終居於弱勢,他這樣做本無可厚非。若老夫處他位置上,為了社稷安危,許也會如此做的。”言來很是語重深長。
高子寧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其間,耳內更聞得龍兒冷笑之聲。他訝然側首,卻見其一切正常,根本看不出適才曾譏笑過自己。他抓耳撓腮地疑忖,莫非自己聽謬了?
這時,高昆忽然喃喃地自語:“李大都督,本王與你交戰多年,雖然血流了不少,但實際上,你我神交已久。若非各為其主,多半早成良友。唉……你在南唐是嚶其鳴矣,無人和聲,而老夫在此卻是敬慕心往。常言道,朋友貴在知心。老夫與你雖未把酒言歡過,但此番南岸山頹,老夫便在北岸遙祭了!”跟著喊道:“取酒來!”話罷不久,一小校端來酒盞酒壺。
高昆接過,舉起酒盞,向南遙叩三下,繼而灑酒於地。
如此半晌,他回過身,看著大夥,忽然放聲大笑道:“李世昌既亡,南唐再無良將。我大周鐵騎當可牧馬江南矣!”
諸將聞言,抱拳道:“末將願隨王爺伐唐!”
高昆道:“伐不伐唐,不是老夫可以決定。此事務須稟明朝廷,由聖上定奪。”又對小石頭道:“巖兒,此番外公讓你帶份奏摺回去。”
“是!”小石頭見他公便是公,私便是私,竟無半分淆混,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心道,自己在前世也曾熟讀史書,總對那些華夏名將神往不已。今日老王爺以及前時堪堪自刎的李世昌,其高風潔骨,可不遜半點。念及此,那眼神裡無意間盡是孺慕。
高昆見及,心下欣慰,滿意地看看他,捋須微笑。
過不會兒,千餘震北護衛業已整裝完畢。當下,一眾人按轡徐行,出了鎮南大營,逕向江都城而去。到得當日與那‘有腳書櫥’言胥經過的小鎮上。鎮上居民望見高昆旗號,頓時全鎮沸騰,高呼千歲。
高昆乘馬上,搖手招呼,笑逐顏開。
小石頭道:“外公果不愧為當世名將,單看百姓之喜容,便知外公平時定然治轄有方。而百姓感恩戴德之餘,這呼聲卻是發自由衷。”當下又把自己入金陵時的情景,訴於他知曉。
高昆道:“老夫早知南唐雖然百官畏戰,但境內百姓,卻頗有骨氣。他日平南,我軍切不可過多殺戮,務必軟硬兼施,由裡分化。”
小石頭頷首,道:“外公說得不錯,我軍乃仁義之師,征伐南唐實為解民於倒懸,若造成生靈塗炭,豈非事與願違。”
高昆笑道:“巖兒此言有理。待聖上下旨後,老夫便大軍壓境,使其膽破。俟時,不定能幹戈不動而取之。哈哈……”大笑之餘,胸前銀髯飄舞,威武不凡。小石頭在旁是愈看愈敬,只恨此老為何不是自己真的外公。
便在這時,忽有一熟悉的倩影在眼前掠過,欲待定睛打量,由於兩旁百姓眾多,噪聲盈耳,竟已杳杳。
他暗自揣測,不會是蓉姐姐罷?念及此,急忙凝運神識,尋找開來。囿於吸收了部分蝕陰的魂能,他此刻元神之厚,世間再不作二人之想,固然是天界,怕也惟有那兩三人可比。這會被他用來尋人,當真牛刀殺雞,大材小用。神識堪運,心神頓寧,彷彿天地間唯自己一人爾。
整座小鎮的建築結構,或縱向,或橫向,如透明玻璃似地瞬間映入腦海。無論鎮外阡陌,抑是鎮內石道,片刻之內,完全佈滿了他的神意和心志。
如此細濾析剝之下,適才那熟悉的倩影登即映入腦海。也不待看清面目,手掌輕按馬背,如白雲出岫緩緩飛起,跟著以離弦箭的速度,電射而逝。
在旁的高昆等人大驚,不知發生何故,讓他做出這般驚世駭俗的事來。而道邊的百姓,起初頗感一驚,待察覺那身如鬼魅之人原是老王爺的同伴,頓時轟聲喝彩。俯肩疊背者更是不計其數,人人均想看一看這幾似神仙般的人物。
小石頭到那女子背後,喚道:“你是……”之前因背影熟悉,他只道是鄧蓉,此時離得近了,即便沒看面容,卻已知自己猜測有謬。只是由於背影太過熟悉,依然開口喚住。
走在前面的女子聞言一愣,回過頭來,跟著吃驚地望著小石頭,道:“怎……怎麼是你?”
小石頭大訝,原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