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頁)
為清修道人。離城頭約莫百丈左右;他大聲道:";喚那暴虐無道的仁秀帝出來;貧道有事問他!";
眾人望望;樂在心頭;暗道;還仁秀帝呢?那小子早被囚禁秘處;做了階下徒。旋即;廣智上前;傲然答道:";本國皇上乃天下聖尊;豈是一道人尋常可見?散桑掌門真是有些不自量力啊!";
這話氣人得很;且貶低已極;直聞得正道中人無不澀澀顫抖。散桑勃怒;喝道:";魔頭休要猖狂;不怕死得儘可站在那裡;待貧道刺你一劍。";
廣智仰天大笑;竟自彎腰捧腹。隨義正詞嚴道:";爾等本為吞符翕景的清修之士;怎奈好為事端;介入世俗紛爭不說;更與那禍國殃民之奸小道弟稱兄。想秦周兩國本為近鄰;通誼世好;被爾等癰患挑撥;竟是肝膽楚越;反目成仇。老夫勸諸位好自為之;還是回山各自清修;繼續餐葩飲露;免得落了凡塵;受輪迴之苦!";
";你、你……";論口舌犀利;散桑差及遠甚;焉是廣智對手。剎那氣得是口滯舌礙;吞吞吐吐。就像真被廣智一言中的;一語成讖。
金蟬眼見不妙;搶上道:";人說摩天峰的廣智天王;足智多謀;才藝通玄。今看閣下顛唇簸嘴;唇舌鼓弄;多半就是了?";
廣智一笑;道:";不敢、不敢;在下是見了何人便說何樣的話。今見得諸位;屐齒之折之餘;自然鄙吝復萌;想與諸位好生聊聊。誰想散桑真人多年清修;竟是枉費工夫。被在下數語便駁得啞口無言;令在下實難相信;如此胸襟之輩;豈能執掌一門一派。莫非正道一脈當真惟有崑崙才算鼎天之柱;而你們皆為欺世盜名;搖旗吶喊之徒?";他言裡故意捧高崑崙;讓正道之人心生忌憚;日後崑崙派縱然不助己方陣營;但想與正道中人和好;卻也難之已難。
金蟬聞言;也不生惱;反嘿嘿笑道:";今日一會;廣智之名……唉……";嘆息一聲後;又自把頭搖搖;道:";實為儉腹高談之輩。講話空洞;不著邊際;更不懂高下!貧道等來此;乃為謀見仁秀帝一面;你卻薄唇輕言;噪聒不休?看來;東周窩藏奸邪;企圖魔御天下;那是千真萬確的事!";
廣智淡然道:";孰為道;孰為魔;自有後世的董狐之筆撰寫。你一小小的峨嵋掌門便妄圖決斷;實屬狂妄自大。且據在下所知;爾等兩派與那符斐狼狽為奸;根株結盤;只念本門香火旺盛;卻從不顧萬民疾苦。如此的道;依在下看來;無非欺人;該當為魔才是。";他一番華瞻妙語;字如珠璣;偏又揭皮露骨。聽得城上眾人哈哈大笑;而正道之人卻是面色青赤;耳紅氣怒。
兩邊士兵多是不識字的粗陋百姓;這些典故文字自然聽不大懂。然而見主將們笑得高興;當然哄之附笑;跟著歡呼雀躍。數萬震北軍更是大呼";北風;北風……";一時間;士氣大振;勢剛如虹。
散桑在旁;再難忍耐;舌綻春雷;大叱一聲;道:";休要賣弄口舌;看劍!";
二字甫一出口;腳下飛劍頓如長虹;貫射天穹。
瞬時;劍尖前現出三五道火紅落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氣勢駭人地向城頭砸去。這一劍為崆峒飛劍絕技;馭雷訣;又名飛雲掣電;修到極至;可召三十六天靈霄神雷;端為降妖伏魔之大法。只是散桑堪堪進入天境;功力不逮。眼下引出的不過是最為尋常的";黃曾雷";;且數量也不多;僅只寥寥數道。
眼看劍勢驚人;廣智微微色變;雙手輕動;連扯帶引。施展的正是他的拿手絕學《御帝手》。當日在長安;他憑此技以消代打;一舉破了隗斗的驚天神指電閃雷鳴。是而眼下縱是驟遇天雷;也不慌忙。反正有前鑑可見;只須依樣葫蘆;倍加小心即可。手勢剛展;頓時現出一片如稠如糊的雲霓狀氣勁。
看似霞明玉映;美豔異常;但其中所費的心思;卻是裁月鏤雲;倍加思量。
御帝手分八式;均屬卸勁御力之式;要擋天雷奔瀉;畢竟心旌忐懸;不敢怠忽。是以;這一手乃大牽引和大卸環的合式;即蘊牽引之力;又暗藏卸御之勁。能同時兩式合一的也就他的火候能夠辦到。換之別人;甚至是天羅教歷代修習《御帝手》之人;也斷沒一人可臻這般境界。
但見霞光爍現;一道火紅落雷頓時落在澄江如練般的氣勁裡。
與此同時;多聞在旁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