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1/4 頁)
猴子似笑非笑道:“誰跟你玩笑?這小子和老孫比牛,難道老孫先行悚怯?哼,當日即便那牛魔王都不敢在老孫面前耍橫,更不敢現出牛性。今日倒好,剛上天的嫩蛋,竟也訕牙閒嗑地想爬到老孫頭上?不行……你讓開了再說,否則,休怪老孫把你一起懾將進去。”
聞仲求道:“是府裡缺了規矩,以致石天君冒犯了大聖。還望大聖予我一些時辰,讓老夫勸勸石天君。”
“這樣啊?”猴子流目四顧,瞧旁邊人裡除了許天師自顧喝酒外,餘人無不露出乞求之色。他也非刻薄之人,當下一揮手,道:“好罷,你先去勸了,若他再與我喋喋不休,老孫必不饒他。”心下卻想,看你這小子到底有多大膽量?有沒老孫我以前的氣魄。嘿嘿……
聞仲回過頭,拉小石頭隱到一旁,道:“教主,你怎沉不住氣啊?”
小石頭道:“不是在下沉不住氣,實在是那潑猴欺人太甚。”
聞仲嘆氣,道:“那潑猴為人向是如此,別說對咱們,他對太上道德和如來佛祖也均是一般。即便那玉帝也忌他三分。你又何必去惹他?”
小石頭道:“難道就任他無法無天,囂張猖獗?”
聞仲道:“他有今時今日的地位,說來與他師承有關。西天如來也是利用他而已。”
“哦?這如何說法?”小石頭猛然聽得與自己以往瞭解的大異其向,陡即好奇不已。
聞仲道:“此事說來話長,教主先去與他道個歉,待回到九霄雷府,老夫再予您細說。”
小石頭道:“哎,在下好奇全被天尊吊起,眼下忽然不說,卻教我心癢難忍。”
聞仲笑笑,先看看後面,見暫時無有反應,便道:“那老夫長話短說,只是教主聽後,須得予他道歉才是。”
小石頭頷首。
聞仲道:“那猴子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的親傳弟子,也是菩提為爭佛祖之位而親手訓練出來的幫手。”
“啊?”小石頭愈聽愈糊塗。道:“望天尊詳悉說來,要知道在下對天界往事生疏得很。”
瞧他這樣,聞仲無奈,只得再說:“百萬年前,道祖融混沌,以天地含精,萬物化生的太元氣衍創四法,傳授三大弟子,又授分三教予他們。大弟子道德天尊居崆峒山執掌玄教,得《太初玉淵經》;二弟子元始天尊居崑崙山執掌闡教,得《太始皓庭籙》;三弟子靈寶天尊居奧克山執掌截教,得《太素心境典》……”
小石頭打斷道:“天尊,在下想聽那潑猴的事,至於三教之事,還是留待以後。”
聞仲苦笑道:“佛教與三教糾纏相連數萬年,若不說個清楚,教主必聽不明白。”
“哦!那天尊請說。”
聞仲思慮餘裕,又道:“這三大弟子原本相處融洽,友愛異常。別說互相爭嘴,即便臉紅也未曾有過。但自道祖帶元始天尊重返神庭,這二人掌三教又如何掌法?於是,從起先的意見相左,一直到互不往來。從此太上道德便與靈寶天尊起了嫌隙。”
小石頭嘆氣,心想,絮果蘭因,還是權利分配不勻的緣故。這天上人間的戰鬥征伐何以相同若斯。
“斯時,另有兩位奸詐小人,當日假仁假義,在萬仙大會上獲授道祖四法中的另一部經典《太易如來法》。因為四法同源,談不上孰優孰劣,是而這兩人的法力,半點不遜兩位天尊。他們見道祖重返神庭,元始天尊又不在。於是便覬覦闡教的實力,試圖執掌號令,與兩位天尊平起平坐。只是此等妄想,祖師靈寶天尊自然不應,當場予以呵斥。”
聽到這裡,小石頭恍然,那兩位所謂的奸詐小人裡無疑必有如來。單聽那修煉經典《太易如來法》。便可知其一斑。
聞仲繼續說著:“二人心計深沉,表面雖唯唯諾諾,私底下卻與道德天尊隱秘相約誅弒祖師,然後瓜分三教。這便是封神一戰的起因。最終,祖師被滅金身,元神禁錮於上清天。玄教一脈昌盛天下,而那兩位奸邪小人也大得其惠,非但接受了殘餘的截教實力,更而部分接受了闡教。從此佛道一家之語便這麼流傳開來。”
這番話讓小石頭震驚不小,問道:“他們是不是接引和準提?”
聞仲苦澀地道:“不錯,正是這二人!不過他們已然改名,接引時下喚如來,準提卻叫菩提。一自為佛祖,另一號稱老祖。這二人開創西方教後,囿於分權不勻,又起了內訌。菩提老祖便隱居於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啊?”的一聲,小石頭捂嘴驚叫。那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豈非便是石猴